• 标题
  • 视频

中直
遴选

华东
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华中
湖北湖南河南
西北
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
东北
黑龙江吉林辽宁
华南
广西广东海南
华北
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
西南
重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
2013年天津市市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小军师遴选 xiaojunshilinxuan.com   2019-10-12 

收藏 打印 【字体: 】 来源网络

[小军师遴选导语]新仕途教育小军师遴选中直、省市遴选笔试冲刺班、长线班、一对一辅导预约报名中!最新一期笔试强化班马上开课!小军师课程咨询QQ857118361;电话(微信号)13167500566
欢迎加入【2020年中直省市遴选学习】QQ群聊号码:916623135
2013 年天津市市直遴选公务员
笔试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共四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案例分析题(40 分)
1、要求指出材料中 S 市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要求对照材料中国外先进的 文物保护经验,提出改进建议。材料字数 3000 字左右。写作无字数限制。 
【深度解析】
 进入 21 世纪,我国城市化步入了飞速增长期。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城市的个性特色、 魅力和发展活力,促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道十分急迫而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参考答案】
当前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如下问题:
 (1)、面对经济增长、人口急增、城市化十分紧迫的局面,我们缺乏现代理念的应对之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阶段性弱化;
(2)、全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存在不正确的认识;
(3)、法制意识淡薄,公民依法办事、政府依法行政的自觉和氛围远未形成;
 (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不完善,给地方政府逃避法律责任、行政不作为以可乘之机;
(5)、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健全,经费短缺,难以胜任繁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任务。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研究,并使之尽快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国家法律、制度层面。有关部门应携手合作,加快立法的进程,促使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街区保护的行政法规、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尽快出台;
 (2)、调整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职责,加强执法和执法检查;
 (3)、调整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职责,加强执法和执法检查;
 (4)、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遗产保护意识,消除各种误解;
 (5)、完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首先,充分发挥文化、文物系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对地方政府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作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创新监督方式,加大实质监督的力度,把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结合起来,增强监督效果。其次,加强行政执法,强化国家和省级文物、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督导职责,对地方政府贯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要求,并进行跟踪检查。设立历史文化遗产濒危名录,适时向社会通报。第三,以政务信息公开为契机,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和合作,
加强舆论监督,增强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工作的透明度。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在严肃处理的基础上予以曝光,努力遏止文物违法现象不断蔓延的势头。
 第四,加强司法监督。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唯上,不惧权,通过司法途径,依法加强对各级政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情况的监督。
 2、要求根据材料写出 M 市成功治理内涝的经验,材料字数 3000 字左右,写作无字数限制,无方格。
【深度解析】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面积越来越 大,就像在摊大饼。原来的河流和湿地都没了,原来可以渗水的地面都变成不渗水的水泥地了。
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
方式,就对突然发生的积水和交通瘫痪等不能容忍。
城市内涝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
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建设在河道、 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事实上,城市内涝本身,就是各种“城市病”集中发威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 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进行污水管网建设,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 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合并大量小型污水处理厂,组建大型污水处理厂,提高效率。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并且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
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
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深度链读】
国内外治理城市内涝的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
水工业市场:国内外在治理城市内涝方面有哪些成功案例与先进经验值得
借鉴?
谢映霞:国外排水系统的建设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而发展,比我国早,他们非
常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例如德国汉堡等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
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的能力,削减洪水,大规模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
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另外德国绿化率非常高,减少了雨水径流,值得国内
城市借鉴。近些年来国外还运用一些生态方法改善雨水系统条件,如采用透水砖
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状等,既能蓄水又能防涝。国内城市的地
表,大都是硬质铺装,一遇暴雨,大量的水既不能渗,也不能蓄,只能顺着地面
排,而排的时候又没有好的渠道,加剧了城市内涝影响。国内城市应该学习国际
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
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
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 40%;
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进行透水性改造,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
能力,以达到防治内涝灾害、控制面源污染、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的目的。
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是进行雨洪管理的依据。澳洲、日本、欧
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均有雨水影响评价和雨洪风险评估制度,都有洪涝灾害分
布图,以表达城市遭遇不同暴雨频率下内涝发生的可能性、淹没时间、淹没范围
以及淹没深度,从而展示城市建设用地(地块)的淹没风险,识别城市开发建设给
城市雨水排放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洪涝灾害区划,进行规划和用地管
理工作。我国城市还没有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但已经在这方
面进行努力和尝试。为提升排水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城市风险管理水平,我国应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雨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价制度。
程晓陶:国内外在防治内涝方面的成功案例非常多,也都按照现代化城市体
系在建设。但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是在一个较长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来
的,已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爬坡阶段,区域之间、人与
自然之间基于水的脆弱平衡必然会被打破。如果说发达国家当前是维持固有的平
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那么,我国目前的状况则是原来的平衡已经被打破,迫
切需要构建新的平衡。这种问题成因与防治需求的差异,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
照搬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当然,像我国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世界上并不
是没有先例,比如日本与韩国,更早经历了城市快速扩张的阶段,在当时也难以
避免“先地上,后地下”的建设模式。他们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之后,也出现了城市
水患频发的现象,随之进入了加强治水力度的阶段。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加大排水
能力,随之出现城市河流水位异常升高,对排水系统产生严重的顶托、倒灌现象,
由于河道两边都是高楼大厦,已难以通过拓宽河道来提高行洪能力,为此开始探
讨一系列综合治水的对策。
由于内涝防治体系的建设是公益性的,难以向居民收费或向企业融资,因此
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这些也是需要立法规定的。通过法律规定政府每年财政收入
中必须拿出一定比例进行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而不是仅凭一届政府的
意愿来选择,这样才能保证规划制定的合理性与规划实施的延续性,形成相关部
门与全社会的合力治水,并为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很好的商机。日本
与韩国洪涝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立法以及技术措施,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至于立法之后,如何保证法律有效执行,则需要在立法时完善执法机制。比
如美国制定的国家洪水保险,实际上是国家推进洪泛区管理计划的手段,而不是
为了保险而保险。联邦政府意识到,洪泛区管理必须依靠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
未必肯下力气去做这种得罪人的事。因此洪水保险法规定,只有地方政府参加洪
泛区管理计划,社区居民才能买到优惠的洪水保险,从而给地方政府施加了双向
的压力。进而又将保费分为十个等级,根据地方风险等级的评价,确定收取保费
的多少。如果地方政府采取了适宜的防护措施,风险等级评价较低,则可以少交
保费,从而鼓励地方政府重视防灾的前期投入。美国洪水保险法的执行是强制性
而不是强迫性,是从机制设计上让公民认识到只有守法、执法,才能给自身带来
更大的利益,反之则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也是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
周玉文:我们在借鉴国外的经验来构架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系统时,应该
注意语言的一致性。我们说起洪水和内涝一直是两件事,而英文语境里,只有一
个单词就是“flood”。这导致出现一个“语言”问题,就是我们学习的时候学丢了一
样,他们有城市排水设施,我们有;他们有防洪设施,我们也有;但他们有防御
内涝的设施,我们缺了。
国外防御内涝的工程设计标准和防御洪水的标准是一样的,在他们的概念
里,两者是一回事。但我们则一直都把防御内涝的标准和城市排水标准定成了一
个标准。在亚洲发展银行资助中国的技援项目“城市雨水管理与内涝灾害防治”
中,已经明确了这一差别,并指出构建城市防涝系统的重要性。因此,国家层面
要求提高防灾减灾标准,经过业内广泛论证终于达成共识,决定把缺失的内涝防
御工程补出来。在最近更新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已经明确了新的排水和防
涝工程设计标准,我国将建设排水、防涝、防洪三套工程来保证城市的安全。
我们现在所构造的城市预防洪水和暴雨灾害三套工程体系的任务是不同的。
城市防洪工程是解决城市的生存的问题,构建城市防洪工程是保证城市在设防标
准以内避免遭河道洪水泛滥造成城市受灭顶之灾。城市防涝工程实施是解决城市
安全运行的问题,保证在大暴雨条件下城市的各行各业不受内涝灾害困扰,确保
城市的运行安全。城市排水(雨水)设施则是解决市民方便生活的问题,保证在
设计标准内的降雨期间不发生严重积水。所以排水标准定的都不高,国外也一样,
一般是 5 到 10 年左右;但国内城市在之前的实际建设中,大部分都采取“1 年”
的标准,用“1 年”的设施应对 50 年、100 年的降雨事件,当然不行。
张光明:有一个观点需要澄清,就是不能盲目参考国外。其实我们要学习国
外的成功案例,不是学习国外的今天,而是学习国外的过去。就像是污染治理的
问题,我国一直提倡跟国外合作,但实际上国外与国内面临的污染状况完全不一
样,没有必要非要学习“国际前沿”,更不能照搬国外的治污模式。国外很多理念
是对的,确实很先进,但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一个国家管理体系的发展,一定
是有一个历史脉络的,其实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外国一些本质的东西,一些更深层
次的东西。首先,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只看表面的东西,学习表面的东西,我们
要认识到巴黎、华盛顿的排水体系实际上是一百多年前建造的,因为人家有一百
多年的眼光。全世界没有足以抵御一百年两百年的防洪标准,除非是特殊的构筑
物,所有城市的防洪标准都是 3 到 5 年。管网体系能够使用百年,并不是由于长
期更新维护,而是从设计源头考虑全面、建设用料扎实。就比如建造房屋,如果
一开始房屋就盖歪了,即使后期如何更新维护,最终房子都是要坍塌的。而如果
一开始房子就建造得扎扎实实,打好地基,则可以多年完好无缺,管网的构造也
是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区分法定标准和真正实施方案之间的差异,法定标准
只是一个最低限度,并且具有法律效应。
在地下改造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积极采用地面改造措施。首先,我们可
以学习国外绿化带和缓冲带建设。目前 X 市区的绿化带仍然是高于地面的,不
利于排水,对于内涝的改善没有帮助。国外的先进经验就是所有的绿地、池塘和
工地都要利用起来,作为缓冲带。土地是最好的储水剂,等雨水过后再去利用。
其次,我们可以学习国外渗水路面的建设。目前我国很多道路的地面都采用防水
地砖,不利于地面渗水;而国外很多城市对于不需要承受压力的地面,则采用渗
水砖,从而提供更大面积的渗水功能。对于人行道、停车场等非受压地段,我们
应该考虑采用渗水砖,确保雨水更好地排放,而不是任由雨水四处溢流形成内涝
积水。这些渗水路面的技术是成熟的,在路面建设的时候,只需要采用渗水砖就
可以。其实排水系统涉及建筑物的方方面面,应该考虑各种细节,这些都是国外
先进的措施和例子,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目前国内普遍提倡的还有一个“生态河流”的概念,国外的先进经验,就是不
要违反大自然,在充分利用大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建设。河道最天然、最重要
的功能之一是泄洪,我们优先需要考虑的应该是河道的泄洪功能,而不是景观功
能。这里面我们应该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把所有城市河道都做成水泥底部,这
有利于城市泄洪,但是城市河道的天然生态却被完全破坏了。二是“生态河流”
建设,则有些矫枉过正。生态是大概念,景观是小概念,目前用景观代替生态是
错误的,河流首先要实现其基本功能,而不是作为一种景观。如果城市河流没有
容纳能力,无论管网建设再好,都无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黄顺江: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将防洪排涝与蓄水利用结合得很好,提
高了排水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德国降雨是比较均匀的,暴雨很少,
而我国多暴雨。因而,我国在规划建设排水设施时,应增加防洪的功能:一方面,
提高排水能力,即将管沟挖得深一点,或排水管径扩大一点;另一方面,增加调
蓄能力,即多建一些蓄水池或滞洪工程,以容纳暴雨时瞬间增加的大规模雨水。
为此,应根据各地自然环境特点,多保留城市内部及外围地带的沟谷、坑塘、湖
泊、洼地等,不要见到坑洼就平(以便于城市建设),而应因地制宜,就势利用
为蓄水设施。所以,城市(尤其是周边)应多一些生态用地,增加缓冲空间,以
减轻自然灾害(洪水)对城市带来的威胁,并提高自然资源(雨洪)的有效利用
程度。
另外,日本在城区利用运动场、停车场等作为暴雨时的临时蓄水池,也值得
国内城市学习。
曹长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是两句形容桂林市和阳朔
镇的诗句。古人在桂林与阳朔城防涝方面的设计思想值得今人好好体会并发扬光
大。现在的桂林中心城区就是古代的桂林城,周边是宽深的城濠与漓江沟通,常
水位时城濠水面高过漓江水面三米左右,城濠内的水可自流入漓江,城濠内水主
要来自于城区的雨水,通过雨水沟排向城濠,城濠与漓江通过雨水阐门联系,类
似于现在的单向水力自动阀门,当漓江水位高于城濠时关闭,低于城濠时打开。
城濠雨水调蓄容积,可以抵挡百年一遇的雨水频率。而城濠平时可作为市民休息
游览的去处,城濠内的鱼与各种水生生物,配合岩边的优美树种,构成了一道独
特的风景。
阳朔镇是现在阳朔县城所在地,城内有一条来源于县城西部山地的小溪——
双月溪,该溪婉蜒流经县城,古县城有大小池塘几十处,直至在 1980 年出版的
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县城还有池塘 20 个,水面面积达 817 公顷,当时的池塘
调蓄容积,可以抵挡百年一遇的暴雨。
我国古代在城池布局方面的智慧对现代城市内涝的预防有借鉴意义。古人没
有今天的给排水科学知识,但有朴素的生态系统理论,没有现代强大的工程能力,
但通过化害为利的做法,把雨水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巧妙地解决了城市内涝与河
流洪峰相互叠加的难题。
二、公文写作题(20 分)
 根据一个访谈材料,主题是某城市建六型社区,成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点推广模式。要求不机械照抄材料,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写一份以改进社区 服务模式为目的的总结,向领导汇报,字数 600-800 字。
【出题背景】
2012 年“六型社区建设”访谈回顾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首都之窗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您周四下午三点收看X 市政风行风热线“走进直播间”节目。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 成的生活共同体,2007 年民政部提出在全国建设和谐社区,党的“十七大”明 确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发展目标,2011 年 8 月,X 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X市六型社区指导标准细则》,提出围绕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文化建 设“六型社区”,推进本市和谐社区建设。2012 年,X 开始了创建六型社区的实质工作。今天,X 市政风行风热线走进直播间节目就请到民政系统的相关负责人来为大家介绍六型社区的建设工作。
主持人: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在座的三位嘉宾:X 市民政局社区工作处处长
董明慧,欢迎您。
董明慧: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X 市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红武,欢迎您。
王红武: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顺义区民政局副局长韩福军,欢迎您。
韩福军: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一、六型社区的工作内容
 主持人:我记得董处长去年也作客过直播间,今天我们聊的是六型社区的创建工作,跟去年有所不同,正式开始访谈之前,有必要请您帮我们回顾或者是介绍一下六型社区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董明慧:2011 年 8 月份召开了 X 市六型社区建设大会,提出了建设六型社区的目标,重点打造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文化社区,实现社区的环境整洁,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安全稳定,健康幸福,文明祥和。应该说,六型社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也是推动首都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开创新局面的突破点。具体来说,六型社区主要是指在干净社区方面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是六型社区的直接体现,是社区的形象。干净社区要做到社区环境整洁优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齐全,居民绿化环保意识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规范社区方面,管理规范是社区的最首要的基础,规范社区是以贯穿 2010 中办发的 27 号文件为契机,大胆创新社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加强社区的组织建设,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全力打造有章可循,有序运行的规范社区。服务社区是服务居民,始终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服务社区是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居民的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服务体系,做大做强 96156 的社区服务平台,打造项目齐全,功能完备,方便快捷的服务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的更加舒适方便。安全社区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前提,着力健全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和群防群治网络,实现社区秩序井然,安全感不断提升。健康社区方面是社区建设的主要标志,也是社区居民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健康社区是要进一步健全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卫生服务功能,组织开展多元化的社区体育活动,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文化社区方面是和谐社区的本质内涵,我们要实现社区的文明祥和。文化社区是要繁荣发展社区文化,普及社区教育,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和群众性文化队伍建设,满足居民群众多样性的学习需求,塑造共同的凝聚力和价值观,这是六型社区的主要内容。
二、2012 年六型社区创建工作的特点
 主持人:一开始介绍了去年下发了这样一个实施细则,今年我们就应该是全面的工作了,今年六型社区的创建工作有什么样的特点,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几句?
 董明慧:今年的六型社区创建过程中,围绕改善民生,改革精神推进六型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目前的创建工作在顺利开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个是加强了公示的前置。以前创建和谐社区,其他社区都是先申报,创建之后再进行公示,现在我们采取了公示前置的方式,提前向社会全面公示自荐申报社区的名单,接受社会监督。社区居民通过网站,热线或者是居委会面谈的方式对社区创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创建开始就要在居民的监督之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评议。第二是开展互查互评。通过互查互评发现问题和不足,吸取做的比较好的社区的经验,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以评价结果为参考,不断加强和改进本地区的社区建设的工作。第三是引进了第三方的评估。对第三方的评估,是对六型社区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跟踪的评估,组织第三方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估方案,同时要采取过程性的诊断方式,有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通过实地观察,居民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先听取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从他的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意见,以评估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各区县,将社区的整改情况向一定范围内公布,推动社区建设持续性的改进。第四是在创建过程中注意了引进居民参与。我们也是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支持
和鼓励居民通过各种形式来推动六型社区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说开通了两个网站,开通了 96156 的热线,对不符合六型社区的行为予以督促,对职能部门落实创建标准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目前六型社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主持人:目前我们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董明慧:去年我们 8 月份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大会以来,全市首先开展了一个广泛的宣传活动。首先让这些标准在全市 2772 个社区都要知晓这个标准,同时我们也希望大部分的居民也要知道这样一个标志,毕竟居民是生活在社区当中,标准语他息息相关。去年在各种媒体,包括报纸,网站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们想全面开展六型社区的一个创建工作。2012 年我们六型社区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也列入了市政府的折子工程,今年我们打算在全市创建560 个六型社区,各区县和各部门以创建市级的六型社区建设为抓手,深入的推进全面的和谐社区建设。目前市级的六型社区的示范单位的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全市已经有 542 个社区要申报今年要创建六型社区建设。我们已经在 X 市的各种媒体上包括晚报,社区服务的信息网和 X 市民政局的网站上已经把 542 个社区的名单进行了公布,通过 96156 的热线电话,网站留言和居民委员会的面谈等方式接受居民对申报社区的评议。2 月底召开了全市的社区工作会,对今年的六型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也把刚才说的组织区县开展互查互评也进行了布置。同时也引入了第三方评估,对六型社区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第三方的独立的评估方式。从采取过程性诊断的方式,目前可以推动社区建设从我们诊断社区的问题,不断进行整改,进行持续的改进。目前第三方评估机构已经确定了,我们各项评估工作正在展开。另外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参与,开设了专栏,有千人通过网站和电话等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六型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广泛的民意支持,对六型社区的创建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谢谢您。通过您的介绍实际上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我们不妨更加细的说一说。比如说您提到第三方评估机构,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您说的过程性诊断体现在什么方面,包括如何参与进来,最后对六型社区的评选给出的分值或者是意见能占多大的比重?
 董明慧:中直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格局,我们比较高度重视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今年的六型社区的创建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创建,借助第三方的优势对六型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评估。首先要根据我们的六型社区的指导标准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评估方案,把他的标准落实到具体的一个分值当中去,要通过采取到社区的实地性的观察走访,通过社区居委会的座谈或者是居民的调查问卷的形式,参加六型社区的标准要提出诊断,我们要求他进一步提出达不到六型社区标准的原因是什么,有一些问题可能也许是政府部门的作用没有发挥好,也有可能是居民的参与度不足等等,我们希望他们在第一次对社区进行诊断性的时候,要深挖社区达不到六型社区的根源。
 主持人:这个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截止还是一直贯穿其中? 董明慧:对,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不达标,希望动员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来使它达标,我们要求它达到六型社区的创建标准,
我们提出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是要求他持续性的改进。目前第三方机构已经基本
确定,各项评估工作正在开展。
主持人:也就是第三方评估机构是到社区听取意见,把意见收集整理反馈给
有关部门?
 董明慧: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比如说实地观察,比如说干净社区,很直观就能看到,楼道里是不是有杂物,楼道的灯是不是能达到 90%的亮,有一些包括环 境绿化,这是一种方式。另外他有可能到社区,有一些规范性的东西是需要查阅居委会的档案的。另外一方面我们对居民的服务的满意度怎么样,安全感怎么样, 要通过访谈来进行。
主持人:您刚才说目前是有 542 家社区进行创建六型社区的这样一个工作,
这 542 家,第三方评估机构都能走完?
董明慧:我们要求他必须走完,而且是全年要走两遍,第一遍要给出诊断报
告,第二遍要给出评估意见。
主持人:542 家社区进入了创建的平台里面,最终有多少家能成为六型社区,
我们现在有没有这样一个比重?
董明慧:今年提出来要求 500 家社区能创建,我们希望这 542 家都能达到六
型社区的创建标准,我们今年提出 500 家社区,今年是市级的示范性社区,我们
希望更多的社区都要按照六型社区的标准来改进自己的社区工作。
 主持人:网友说,社区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也就是下班回家吃饭睡觉,实际上他觉得社区的生活与他的关系并不大,我们的六型社区对我们的生活能带来多大的改变,干净是比较直观的,其他方面跟我们的关系有多大,能给我们带来 哪些变化?
 董明慧:实际上居民是长期生活在社区当中,应该说社区的管理有序,服务完善跟居民有密切关系。你提到干净社区是社区的一个直观的体现,另外像安全社区,社区有没有安全感,特别是在服务方面,是不是能得到很方便快捷的服务,对每个居民都有很大的关系。六型社区就是针对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推行普惠型服务,使就业就学健康文化服务等进到社区,使社区达到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文化的六型社区。具体而言,达到六型社区标准,社区环境应该更加整洁优美,比如说楼道的公共区要干净整洁,楼道内没有杂物对方,楼道亮灯率达到 90%以上,社区绿化率不低于 30%。居民的民主参与更加强。另外社区服务应该更加完善,比如说 96156 的社区服务热线,应该实现拨通一个号码享受贴心服务,10 秒钟接通率达到 95%以上,这些可量化的指标都是平常能感受到的。具体到安全防范,比如说技防要达到 80%,你生活在这里更加安全和放心。另外居民生活应该更加健康和幸福,随着这种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于生活的质量的追求会更高。我们健康社区就是要求在社区当中要有更多的社区卫生的一些服务的功能,我们社区的居民健身,设施应该更加符合健康社区的要求。最后像社区更加文明祥和。比如说社区图书室的藏书量有一定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社区居民生活在这样一个六型社区当中,应该感觉到这个社区是更加和谐和舒心的。 四、目前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及 96156 社区服务平台的运行情况
 主持人:您提到 96156 的指标,我想问一下王主任,目前 96156 社区服务平台的运行情况怎么样,每天的接电量有多少,包括现在创建六型社区的评比过程中,96156 也是收取百姓诉求和建议的平台,这一方面,大家提出的意见情况怎么样?
 王红武:现在提到的 96156 社区服务平台是 X 市开展社区服务的一个信息化的手段或者支撑。我们说到这个平台包括了很多的业务系统或者说我们叫软件系统,比如说志愿者管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还有 96156 社区大课堂,包括村委会居委会换届选举等等各种系统在上面运行的平台。96156 的服务覆盖了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 96156 热线为例,它是整个平台的一个服务类别,这个热线现在的呼叫量是在 2000 通以上,为居民提供 7×24 小时全年无休的人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民政政策解读,生活便利信息等等公共服务信息。还有包括便利服务,董处长说到的现在有为老服务,家政服务,综合修理,还有一些配送服务,旅游服务等等八大类的 200 多项的服务,我们提供 100%的追踪回访的监督评估过程。我们还开展了公益服务,现在有十几条公益服务热线,征集专业组织机构,比如说专业的律师,心理咨询师以志愿者的身份在 96156 值机,免费给用户提供一些法律和心理上的问题。
主持人:咨询量怎么样?
 王红武:公益热线这一块每天是在几百通左右。法律是 2、4、6 有现场的律师,心理是每周三有青少年成长热线,每天的早八点到晚八点有专门老年人的心理咨询,还有包括和妇联,残联,婚姻家庭协会合作的不同的婚姻家庭主题,妇女主题等等方面的热线提供公益服务。同时 96156 还是 X 市 12345,非紧急救助系统的分中心,承担民政业务的处置和问题的解决。包括民政局,首都慈善公益服务热线和殡葬服务热线都是由 96156 承担职责。我们已经服务了 568 万以上的居民,涵盖了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很多的老用户基本上遇到什么问题,不知道找哪个单位或者是哪个部门就打 96156 来问问,实际上 96156 承担的更多的是给居民的一个倾听或者是帮助的这么一个工作,我个人这么理解。所以,也希望有更多的居民能够了解知道在你身边有一个暖暖的 96156,在你生活中需要帮助的时候,生活中任何问题就拨打 96156,我们会全天后的响应您的诉求。 主持人:我拨打过 96156,关于家政服务的,对他的回复率我是很满意的,但是提供的家政服务并不是特别对应我的需求,我跟身边的同事聊天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大家对 96156 服务的内容丰富度很满意,但是感觉好像应该是再能深入一些,或者说能再跟我们的需求再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匹配,可能这样会更好,所以我们对 96156 的下一步的发展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考虑?
 王红武:这也是我们运行这么多年以来也在关注的问题,也就是支撑体系的建设。刚才提到的公共公益服务由民政或者是社区主导,运行比较方便。但是便利服务这一块是依靠社会资源,现在的服务商家基本上是三级,也借此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服务设施和组织体系。X 市全市有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构成,就是四级的中心和站,有 201 个社区服务中心,1 个市社区服务中心,16 个区县级,在城市社区的作为的服务站都建设完备了,农村社区建设了 3199 个,再有 500 个左右就实现了农村的全覆盖,所以全市的四级服务中心和站的体系构成了整个设施还有组织体系。队伍构成就是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主要是便利服务这一块,更多的是依靠社会组织的服务商。他们分级签约,比如说区县和街道,各自都可以宣传在自己辖区范围内能提供服务的商家。现在 96156对便利服务的管理是根据百姓的需求提供相应的门类,像您说的保姆,小时工或者是综合修理,如果有需求会发展商家,我们对他们的价格控制还是他们依靠行业标准,我们只是做一些规范化管理,包括服务响应时间,接到用户服务的时候要透明报价,服务时候的态度,服务时候的精准度,我们百分百回访,有任何问题,我们要积极处置,这是我们的要求。但是行业的标准价位,比如说行业的小
时工,根据公司标准是 15 块还是 20 块,我们要求他报给客户,今后可能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还有服务组织引导方面能把便利服务的项目更加有力的管理,使服务的精准度进行提升。
 主持人:未来的发展中也会把服务的精准度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纳入到整个体系中去,整个社区服务体系,现在得承认是没有很完善的,最终是一个完善成型的,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王红武:咱们刚才提到的比如说组织体系,机构体系或者是设施,现在基本上有了,像刚才提到的三级中心都有,现在比如说服务站要求是 50 平米,这个场地必须是这样的,中心街道级的要求 1 千平米以上,区县级的要求 3 千平米以上,对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提供了一个场地的资源保障,提供了多功能厅,教室,书报室等等,但是所有的机制体制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服务管理,还有服务商的奖励,评价,政府购买服务等等这些,可能需要有很多的政策的引导还有各种参与的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便利服务方面,参与到社区服务这一块很多是比较小和杂的商家,规模小、人员少的比较多,而大品牌,真正参与到社区里面服务居民的商家并不太多,我们今后也希望大的品牌性的商家联手给居民提供给优质的服务。
 主持人:一方面需要商家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一方面需要政府搭建一个平台,比如是不是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吸引他能进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去。接下来问问董处长,我们提到创建六型社区过程中有一些居民的意见通过网站发表出来,从实际效果来看,居民有什么样的意见?
 董明慧:我刚才说了,我们在两个网站开设了百姓评说六型社区专栏,满一个月的时候点击量达到三千多次,评论在上面留言的有千余条,其中表扬类的占了绝大部分,批评类和意见建议类的比较少。从居民的意见建议当中我们看出和谐社区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作出了贡献,这个在网站上的留言是能得到居民的称赞和肯定的。居民的建议和意见为六型社区的进一步创建提供了支持,同时我们也看到,就 542 个申报社区的量来说,社区居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范围不足,尤其是对评论,点击评论批评类和建议类的比较少,有一些区县,比如说怀柔、大兴区、密云还没有居民评论,一方面是宣传的力度还不够,有一些居民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网站,不知道可以在上面留言。另一方面,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还比较少,感受到社区比较少。就留言比较多的还是干净类的,特别直观,他能感受到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像社区的环境,整洁不整洁,是不是有堆物堆料,环境秩序是不是井然,比如说社区停车。还有一类是亲身感受到社区对他的服务,这样也比较多。比如说社区当中的老年人比较多,包括老年人的子女也能感受到,比如说我的父母 80 岁的,每天打个电话,这样他的子女也能感受到的。针对目前的情况,下一步还是要加大六型社区创建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起包括居民,驻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广泛参与社区建设,这些都是社区建设的主体,驻区居民是六型社区建设好与不好最有发言权的,希望他们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真正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主持人:从网友反映的情况,您更希望是听到建设性的意见,甚至是欢迎大家的批评。
 董明慧:对。我们的社区是不是六型社区,居民最有发言权,我们的居民存在什么不足,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居民最有发言权。
 主持人:我在做访谈之前也了解一下,社区好不好是由大家说了算的,要评好社区肯定要表扬它。
董明慧:居民不会为了说我这个社区一定要评上六型社区,这样评上的你体 会不到六型社区给你带来的好处,所以我觉得居民不会为了说这个社区要评上六型社区才去表扬它,我觉得应该对这个社区有一个真实的评价,这样才是帮助社区达到六型社区的标准。
五、顺义区创建六型社区的情况
主持人:接下来介绍一下顺义区在创建六型社区方面的一些落实的情况。
 韩福军:各位网友,顺义区在六型社区创建当中突出了三方面工作。一个是制定详细的创建方案,形成工作合力。在全市动员会以后,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工 作方案,组建了六个工作小组,落实了 24 家成员单位的职责,并把 222 项具体的创建指标全部分解到职能部门。
 韩福军:第二方面是严格六型社区创建标准,实现一区一品。按照六型社区创建标准,我们对所有社区进行初步的评估,分别建立了档案,对每个社区创建 优势,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完成时间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结合每个社区的特点和优势,注重在创建当中挖掘社区的内涵,突出创建的特色,提升社区文化的品质,实现了一区一品。
韩福军:第三方面是建立核心指标体系,实现全覆盖。以六型社区为契机,
我们结合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对各成员单位都进行了核心指标体系的建设。通过
创建建立起多维度,涵盖社区民心的指标体系。目前指标体系的设定一是参照 X 市六型社区创建标准,同时结合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把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核心指标加以突出进行要求。同时,我们还利用 96156 这个平台想采取一口受理,分口办理的方式来解决居民反映的实际困难。总而言之,通过细化部门职 责,落实核心指标,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标,也营造人人参与六型社区创建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我们都在说小社区大社会,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一个社区中,居民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民生问题,比如说会由于产权不明晰所造成的老旧小区的跑冒滴漏,漏雨等等情况,包括新小区里面的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这些是涉及到政府部门共同的解决,最终又体现在六型社区的指标上面,最终又体现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上面,面对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好的方法?
 韩福军:对于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特别是老旧小区跑冒滴漏问题,包括其他民生问题,我们从今年年初的时候就着手进行了研究,我们在分析六型社区创建指标的时候,牵扯到的部门比较多,反映民生问题,特别是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我们有一个初步的设想,就是要准备建立一个社区服务的中心,也可以叫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的大厅,把所有的职能部门入住到其中,联系沟通的平台就是通过 96156 作为所有民生问题的收集,分理,监督,反馈这样一个平台。牵扯到社区建设方面可能还有很多,包括社区的义工,社区的社会组织建设,我们都有一些想法,形成一个顺义区的社会组织联合会,各街道设立分会,把所有的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也要纳入到大厅里面去,通过大厅的建设有效的实现各部门之间协调运转更加顺畅,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解决其他更为及时。所以我们具体的相关机制,还有指标体系的建设,还有设想,我们再请 X 有关专家,包括学院的老师再进行评估设计,拿出方案以后还要请政府批准。 主持人:实际上是打破了原有的部门之间的衔接的问题,实际上是说我们这样一个服务中心对的一个社区,居民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就给服务中心打电话,居民不用再去找别的部门。
韩福军:我们是这样想的。
主持人:把这种便捷的方式转变为居民生活解决问题更为便捷的思路了。韩福军:实际上是搭建起居民与政府的这样一个平台。
 主持人:面对这样一些情况,我们有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是否会在 X 市这样一个范围内也能考虑这样一些模式?
 董明慧:我们刚才说政府的职能部门要落实到社区,实际上在社区当中体现了各个方面政府的职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个针穿的就是社区,你不能让老百姓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我觉得顺义区建立这样一个体制机制,以老百姓的需求是我们的指挥棒倒过来怎么布局我们的服务的供给,这样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我希望顺义区也是在这方面能够作出一些探索性的好的经验。具体到全市来说,我们说推行六型社区建设,也是藏扩了市政府的方方面面,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通过机制上的创新能够把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能整合起来,我们也是打算在市级层面成立这样一个联席会议制度,分成六个创建的工作小组,对这样一个比如说干净社区要提出标准,提出一些保障的措施,提出一些支持的政策,最后督促区县或者是街道办事处来落实,我觉得市级层面应该有这样一些职能。具体到区县方面,我觉得应该负责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各个部门推进六型社区建设,特别是加大资金投入的这样一个保障的力度,确保六型社区建设所需要的人员,资金,设施等等落实到位。街道办事处应该负责统筹辖区创建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召开会议,街道层面可以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沟通一些情况,这个层面也要搭建起居民和政府职能部门包括社区社会企业之间的桥梁,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桥梁倾听居民对创建的一些意见,由街道办事处来统筹反馈给各个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是我们创建的一个主力军,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要广泛动员居民,物业企业,驻区单位,包括社区组织积极创建工作,收集和反馈居民对创建工作的需求,广泛动员居民参与社区创建的工作。
六、社区居委会的人员规模和选举形式
 主持人:谢谢您。说到社区居委会,也有网友想问几个问题,目前社区居委会有哪些人组成,选举形式有哪些?以顺义区为例,我们的社区居委会组成情况包括流动人口如何参加社区居委会的选举工作?
 韩福军:目前社区居委会的成员主要组成是有主任、副主任、委员 5—9 人组成。1 千户是 5 人,1 千到 2 千户是 7 人,2 千户以上是 9 人。选举方式是两种,一种是户代表选举,另外一个是居民代表进行选举。今年三月份启动了第八届居委会换届工作,大概占到 41%,比全市要求的百分点高 21 个百分点。 董明慧:我再补充一句,社区居委会选举是有三种形式,还有一种是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选举的方式,就是 18 岁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选举。今年我们会加大直选的工作力度。
 主持人:谢谢您。还有一个问题是流动人口如何参加居委会的选举工作? 韩福军:我区积极组织流动人口参加居委会选举,年满 18 周岁有选举权的流动人口未在其他地方参加基层选举的,在本社区居住一年或者是工作三年,本人提出书面意见,经居委会通过就可以参加所在小区的选举。
 主持人:社区居委会到底能发挥什么作用?比如说我家跑冒滴漏了,是不是该找居委会?
 韩福军:居委会的职责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方面是进行公共服务,比如说提供保障,救助,流动人口管理,计生等等。第二方面是监督政府职能部门的派驻机构履行职能的情况。比如说你提到的问题,我家里出现什么问题需要来解决,作为居委会来讲他有职责把相关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第三方面是进行宣传教育
组织居民开展活动,居委会更多的强调的是为居民服务,包括您所提到的居民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
 主持人:这里又会涉及到一个问题,既然是提供服务的一个组织机构,如果说我们的居民对他的服务不满意能不能提出罢免社区居委会的技术的工作人员,目前是什么样的情况?
 韩福军:按照相关规定提出罢免是可以的,但是按社区居委会的组织法进行相关程序就可以了,从我们区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关于社区工作者的情况,实际上我们知道在去年的时候,我们经过几次的呼吁,社区工作者的待遇确实有所提高了,但是提高的幅度大家并不是特别满意,网友提出来,对于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有没有可能进一步的提高,是什么样的工作思路?
 董明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问题,2010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待遇的通知,按这个同志的要求,社区工作者的总体待遇是不低于所在区县执行事业单位工资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水平。这个文件的出台应该是说建立了一种政策性的保障机制,我们讲随着事业单位的福利水平的提高会自然的跟着进行增长,他的要求是不低于事业单位的水平。
七、目前社区的文化建设情况
 主持人:谢谢。还有一点时间,我们谈谈社区文化建设,因为一提起社区文化建设,大家反映出来就是大爷大妈扭秧歌这些娱乐活动,网友问社区文化就指扭秧歌这些文娱活动吗,美国大的社区都有社区图书馆和文化活动中心,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查询任何资料,相比较而言我们的社区文化建设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我们怎么理解社区文化,内容包含哪些?
 董明慧:节目开始的时候,给社区下了一个定义,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个定义就非常好,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和强力的认同意识,因此,我们想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文化,塑造社区成员之间的普遍认可和自己践行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来团结和凝聚社区成员,以共同的价值观引导社区成员参与,从而将社区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社区。这从一点上来看,社区文化不仅仅是文体的活动,我们说文体活动是社区建设的一个载体,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可以实现社区成员之间互相的价值观念的凝结。发展社区文化应该有一些途径,比如说首先社区的文化活动,谈到文化活动肯定要一些文化设施,刚才你提到像美国有社区图书馆,标准是什么样的,我们这次提到六型社区,对于社区当中的图书室的建设也提出自己的标准,我更注意到去年开社区建设大会之后,各个部门行动起来 ,像 X 市文化局就在去年 10 月份的时候出台了关于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规范,在规范当中对基层文化设施,包括社区和村的设施,包括资金的来源,包括人员做了一个规范性的政策的标准,我想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是文体。设施是基础,对问题活动,六型社区也提出,每个月最少不低于两个重要的文体活动,每年要不少于十场的电影放映都提出一些标准,都是通过文体活动实现社区居民的认同。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社区文化品牌的建设。比如我们的社区的楼门文化,胡同文化,院落文化的建设,通过这样一个文化,在社区更小的自治单位之间提出对自己观念的认同。另外想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也是凝练社区的途径,居民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组织,比如说合唱队,我们能走出家门,互相认识,互相了解,通过了解就更加信任,通过信任就更加互相的认同,最后对社区有一个凝
聚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也是凝练的途径。发展社区文化就是邻里互助和共建共
享。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说可能不同的小区,不同的区县都有不同的社区文化,这里我想请顺义区韩局长介绍一下对顺义区的小区我们的社区文化是什么? 韩福军:社区文化建设实际上在顺义社区建设当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年年初的时候,工作会上我们提出了顺义区民政建设的意见,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社区文化建设,我们提出建立和谐宜居的社区文化,X 市大民政文化是建立亲和的社区文化建设。刚才董处长也介绍了,这是六型社区建设当中,是一个灵魂性的东西,我们主要通过几个方面,一个是从公共文化方面,比如说设施,经费,队伍包括特色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来开展。对于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我们从 2008 年开始结合居委会办公用房对活动用房提出了要求,开展了三年的达标活动,我们的标准比 X 市提出的标准要高一些,我们规定是 5千人以下的小区不能低于 350 平米,5 千人到 1 万人是不低于 400 平米,尽可能的满足居民的各种文化活动。在经费保证方面,我们从今年年初就把社区的公益事业补助资金由 10 万提高到 15 万,像文委等方面还有一些经费保障。在队伍建设方面,刚才董处长说的也非常好,就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社区社会组织是文化活动的一个主体。目前顺义区有社区社会组织 400 多家,今年我们也想把这些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整合,成立顺义区社区社会组织的俩和会。社区社会组织虽然是自发性的,但是政府也需要对他们予以支持和引导,不是说大包大揽所有的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动,而是通过我们资金经费上不足,我们帮助他。当然除了文体活动包括很多比如说为老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都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撑。特色活动方面,顺义区在文化活动方面我们搞了多年的顺义的品牌比如说五月歌咏比赛等等。还有百家宴等等,我们通过各种活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达到陶冶情操,投入到社区建设,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认同感。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建设内容,就是居民公约,社区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和谐不和谐,你过的是否舒服,更多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所以今年我们对居民公约进行了修订,开展了整体的大讨论活动,公约是大家提出来的,就应该遵守,这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八、结束语
主持人:最后请每为嘉宾对在线网友说几句最想说的心里话。
 王红武:希望通过今年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 X 市社区服务平台,了解到96156,希望你的生活中记得有一个暖暖的 96156。
 董明慧: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希望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和关心社区,把我们的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韩福军:感谢您参加社区的建设,如果您是顺义区的居民请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建设家乡形成一个更加和谐的社区作出贡献,如果您是其他地区的居民,也欢迎您到顺义看一看走一走,也欢迎你们对顺义的社区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主持人:现在顺义不光是顺义本地的居民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到顺义住了,包括我们的保障房对接,这里的顺义不是我们以前的狭隘的顺义了。感谢三位嘉宾作客直播间,也感谢网友的参与,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参考答案】(762 字)
 
X 市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六型社区”建设工作
“六型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X 市各级政府多措并举,社会各界广泛关 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六型社区”建设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实现整体推进。X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六型社区”建设工作,将“六型社区”建设纳入“十二五”时期区县政府绩效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成立 X 市“六型社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XX 副市长任召集人, 综治办等 28 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制定《关于推动落实“六型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关于开展 X 市“六型社区”示范单位评选创 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六型社区”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区县高度重视,狠抓工作落实。XX、XX 等区县召开了“六型社区”建
设工作会议,成立了领导协调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签订工作责任书,全面推进“六型社区”建设。XX、XX 分别以专项资金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社区予以奖励。平谷区严格对照指导标准,查找社区存在的问题,投入 566 万专项资金进行整改 落实,成为“幸福平谷”建设的民心工程。
三是借力社会力量,推动科学发展。引入 X 信用协会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
对“六型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动态跟踪评估。为此,X 信用协会组织专业
人员,深入 542 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准确了解社区创建工作情况,查找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以此形成诊断报告,推动社区有针对性地整改完善。 四是动员居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六型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社区
居民以电话、留言、座谈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创建,在 X 市民政局网站“百姓评 说 六型社区”专栏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X 市 96156 热线电话咨询千余个,专栏访问量 8000 余次,有效评论 7300 余条。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为“六型社区” 建设提供了广泛的民意支持,对六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 用。
三、对策性文章(40 分)
 关于群众路线的一大段材料。要求以“如何铲除形势主义毒瘤”为主题,主要阐述对策,题目自拟,字数 1200-1500 字。 【参考范文一】(1729 字)
多措并举 铲除形式主义毒瘤
形式主义问题是当前党员干部广泛存在的“四风”问题之首。目前,第二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已经进入了“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关键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形式主义问题有所遏制。然而我们应当清醒的看到,形式主义问题由来已久,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往往呈现“抓一抓,紧一紧,放一放, 松一松”的态势。而形式主义的表现又是多样的,比如,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具体工作纸上谈兵,考核检查弄虚作假,政府工作人浮于事等,长此以往势必会 造成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威胁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当前亟需下大力气铲除形式主义毒瘤。
 形式主义问题是当前党员干部广泛存在的“四风”问题之首。近期,中直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对于铲除形式主义毒瘤的
生动实践。然而在各级政府下大力气转变作风的今天,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却仍然屡见不鲜,如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大事小事开个会,布置工作发个文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整改,政府工作人浮于事,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影响党的执政形象,威胁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当前亟需下大力气铲除形式主义毒瘤。
 把脉问诊不难发现,造成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宗旨、意识的淡化导致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不足,政绩观错位。其次是制度、机制建设存在缺陷,现有的工作考核制度、选人用人制度、调研落实制度,相应问责机制等仍不科学,导致制度缺乏长效性。最后是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管,政府工作透明度不高,群众监督渠道不畅,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问题解决力度不够。因此,要铲除形式主义毒瘤就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把脉问诊不难发现,造成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宗旨、意识的淡化导致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足,没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其次是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制度红线,也没有相应的问责机制,导致具体整改治理缺乏相应的依据。最后是政府行为尚未得到有效监管,政府工作不透明,群众监督渠道不畅,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造成形式主义问题不能及时曝光整改。因此,要铲除形式主义毒瘤就要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铲除形式主义毒瘤需要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思想。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让你坐在位上”,政府工作不是简单的应付了事,每一个文件的传达,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关系到身边无数群众的利益。克服形式主义问题,要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打好“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基础。因此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单位应以此为契机,广泛通过自学、集体学、集中观看教育影片等,丰富教育载体,鼓励党员干部务实工作,时刻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三严三实”的标准严格自我要求,从思想上铲除形式主义毒瘤。
 二是铲除形式主义毒瘤需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必须大力完善并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法规。在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上,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刚性制度,防止工作随意。特别是抓紧细化具体工作落实制度,抓落实是杜绝形式主义的良药,要严防领导干部“只挂帅不亲征”,让形式主义没有发作之机。同时,还应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再严苛的制度如果没有问责机制作为保障都是空口无凭的“白条”,细化对搞形式主义的追责、问责,以严苛的处罚倒闭问题的整改。 三是铲除形式主义毒瘤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哪里的党员干部“只挂帅不亲征”,哪项工作打了“白条”,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规范政务公开流程,通过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等,形成广泛监督的氛围,让形式主义问题无所遁形。另一方面铲除形式主义毒瘤不仅要考群众的监督,更要靠党内自觉。各级单位应当加大内部自查自纠,常态化整改,真正从行动上铲除形式主义毒瘤。
 形式主义问题由来已久,对党风、政风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使得形式主义的解决变得更加必须和紧迫。相信通过进一步转变思想,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等多措并举,形式主义毒瘤必将被铲除!
【参考范文二】(1499 字)
坚持群众路线 克服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位列“四风”之首,往往是欺骗官僚主义的“拿手好戏”,诱发享乐主义的腐败温床,导致奢靡之风的直接推手。它使上级部署流于形式,危害事业;使工作情况报喜藏忧,误导决策;使宝贵经费大量挥霍,祸国殃民;使党群关系疏远恶化,影响执政。形式主义如同一个恶性毒瘤,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危及党的生命。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是一项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长期、艰巨任务,必须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既出重拳,又打“常拳”,持之以恒、标本兼治。
 克服形式主义必须正本清源,从思想上铲除形式主义的滋生土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形式主义,归根结底是丢掉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人的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导致工作目的扭曲、工作方法变形。所以,克服形式主义首先要从思想源头抓起。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自觉筑牢形式主义的“防火墙”,随时升级形式主义的“病毒库”。坚决贯彻党中直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部署,常照思想之镜、时正作风之冠、勤扫行为之垢、清除工作之弊,不断增强对形式主义的辨别力和免疫力。试想,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党性在心、全意为民,就不会搞那些害党害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如果崇尚简约、珍惜民力,就不会搞那些华而不实的繁文缛节、铺张浪费;如果诚实正直、心怀坦白,就不会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上级带头,从行动上避免形式主义的谬种流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上有所恶,下有止焉”。 形式主义之所以拥有市场,上行下效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上级喜欢讲排场,下级肯定就会摆花架子;上级喜欢歌功颂德,下级就会报喜藏忧;上级考核评比过多过滥,下级应接不暇就会“假招”应对。因此,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从领导做起,一丝不苟地坚持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大力倡导和践行说实话、查实相、办实事、做实功、求实效的良好风气。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不断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增强工作作风的务实性,切实树立起不尚空谈、注重实干,不做“虚功”、只讲实效的良好形象。 克服形式主义必须整顿吏治,从导向上断绝形式主义的升迁之路。利益决定存在。形式主义说到底是一种政治上的投机心理和作弊行为,目的在于“以假乱真”、升官发财。因此,切断形式主义者的利益链条,才是克服形式主义的治本之策。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与领导衡量政绩、使用干部的导向密切相关。如果上级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只看“数字政绩”,不听群众反映,形式主义者就会有机可乘、花招得逞;反之,如果既看形式,更重实效;既看表面,更重实质,形式主义者就会原形毕露。所以,只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使那些作风扎实、一心为民的干部受到褒奖、得到提拔;让那些大搞形式主义的干部受到严惩,才能使形式主义销声匿迹。
 克服形式主义必须落实制度,从长远上防止形式主义的屡禁不止。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必须大力完善并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法规。在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上,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有效
的刚性制度,防止工作随意。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要严格坚持领导、群众和专家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防止个别领导搞长官意志、拍脑门决策导致形式主义,让形 式主义没有发作之机。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确保领导干部能够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群众作用,使形式主义在群众监督的阳光之下毫无立锥之地和藏身之所。
 

(题目与解析来自网络,仅供参考。非小军师内部培训材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小军师面试”或“小军师遴选大讲堂”

使用QQ“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或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最新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

回到顶部
  • 客服电话

  • 131675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