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视频

中直
遴选

华东
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华中
湖北湖南河南
西北
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
东北
黑龙江吉林辽宁
华南
广西广东海南
华北
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
西南
重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
2016年5月28日北京市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小军师遴选 xiaojunshilinxuan.com   2019-10-12 

收藏 打印 【字体: 】 来源网络

[小军师遴选导语]新仕途教育小军师遴选中直、省市遴选笔试冲刺班、长线班、一对一辅导预约报名中!最新一期笔试强化班马上开课!小军师课程咨询QQ857118361;电话(微信号)13167500566
欢迎加入【2020年中直省市遴选学习】QQ群聊号码:916623135
2016年 5月 28日北京市直遴选公务员
笔试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
 
第一题:客观题(共 15道题、15分)
1、北京 2016年重点在三大领域做出突破,三大领域指的是?
[参考答案]
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
2、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不包括( )。
转任、调任、借用、挂职锻炼。
[参考答案]
借用
3、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是(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宪法是第一大法。
[参考答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下列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是( )。
养老审批、专业社工、调解、网络文明引导。
[参考答案]
专业社工
5、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
行政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监督行政关系
[参考答案]
行政法律关系
6、五个坚持是在( )提出来的。
7、五大发展理念
8、供给侧改革
9、北京“红线约束”指标规定城市人口到 2020年要小于 2300万。
10、北京扩大服务业试点对市民的好处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11、公文文体写作中不能出现的方式是( )。
[参考答案]
抒情
12、人民币加入 SDR的影响
13、两学一做
14、工匠精神
15、北京将打造“一主、一副、两轴、多点”格局
二、材料分析题
当前,群租房问题一直是大城市市政管理的痛点。为了规避群租房中潜在的 安全隐患,各个城市先后出台了多种针对群租房的禁令。然而,不论禁令多么严格,群租房乱象都屡禁不止。城市管理者和群租者,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永不休止 的“打地鼠”游戏。
2015年 6月至 9月为违法群租房集中治理阶段,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将加大执
法力度。据首都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 2015年 5月底,全市在调查摸底阶 段开展联合执法 675次,依法拆除违法群租房 573户、1671间,劝离居住人员  5388人,返还承租人租(押)金 1.5万余元。此外,因违法群租房处罚房主 1372人, 市工商局共查处违法房产机构 48家,罚款 107万元。
据介绍,在 2015年 5月份的调查摸底阶段,全市共排查发现违法群租房 3063
户、10206间,容纳流动人口 2.6万人。其中,前期治理后反弹的违法群租房 632
户、1759间。与去年的 2.5万户相比,反弹率为 2.5%,这充分说明前期治理成果
得到了较好巩固,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反弹问题。
 “通过多渠道开展违法群租房调查摸底工作,我们比较深入地掌握了全市违法群租房底数情况。”首都综治办表示,对于核实认定的违法群租房,全部实行 挂账督办治理。
虽然 5 月主要是调查摸底,但针对发现的违法群租房问题,各区县和部门已
经开展联合执法,不间断地进行专项治理
 截至 5 月底,全市在调查摸底阶段开展联合执法 675 次,依法拆除违法群租房 573户、1671间,劝离居住人员 5388人,返还承租人租(押)金 15000余元;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 113起,依法处罚违法群租房相关当事人 724人次。 根据市公安局通报,截至 5 月底,共处罚房主 1372 人,二房东 1354 人,黑中介 145家,警告罚款 420人;市工商局共查处违法房地产经纪机构 48家,罚款107万元。由于加大了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查处力度,目前针对该类机构的投诉下降了 89.1%。
“每处必挂账”、“房主必约谈”
 首都综治办负责人表示,实行市、区两级挂账治理机制,今年将按照户和处挂账治理,做到“每处必挂账”、“房主必约谈”、“违法中介必查处”。同时“有报必奖”,只要群众举报经核查属实的,奖励数额由各区自行设定。 全市制作了 10万块宣传牌,协调指导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等在出租房屋需求旺盛的重点居民小区醒目位置进行安装,这项工作 5 月中旬前已经完成。一些区县还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如东城区制作发放了 13500 万份宣传违法群租房治理
的钥匙包、购物袋,受到市民广泛欢迎。
市民举报群租房最高可奖 200元
首都综治办表示,本市已经制发了违法群租房举报奖励的指导性《工作意见》,
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出台了举报奖励的具体实施办法。对于核实的举报,举报人员
可以获得包括 50至 200元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实物奖励等各种形
式。
 由于接到举报量较多,实施奖励的情况比较复杂,首都综治办对奖励方式、程序、对象均做了详细规定。比如,一人多次举报同一处群租房,只能奖励一次;一处群租房多人举报、反复举报,他们将“共享”奖金。与此同时,还设置了“回避制”。比如,治理违法群租房的工作人员或者家属进行举报不能获得奖励。 “这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首都综治办将通过举报进一步发现更多违法群租房。”首都综治办流动人口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成为治理违法群租房的典型小区。记者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获悉,2014 年挂账治理的违法群租房 563 户,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完毕。除了加大违法群租房的治理力度,他们还注重源头预防。 6 月初,一位居住在天通苑西苑一区的居民李女士向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反映,她的房子在租出去一个月后,发现被人打了隔断,里面住了好几个人。 随后,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就专门派人过去查看。该出租房屋是三室两厅,建筑面积为 180平米。其中,40多平米的客厅被隔成“T”字形,总共住了 6个人。 “房子什么时候被打了隔断,我们根本都不知情,后来是邻居反映太吵,我们过来查看才发现的。”房东李女士介绍,4月份房子租给了一位操着东北口音的女士,后来对方说租不起了,就转租给了别人,“没想到她成了二房东,我们过来一看,房子被改造得不成样子……”
 “后来群租的人跟我说,二房东跟他们要了四个月的房租之后,还收了一年的水电费、上网费等。有时候半夜十一二点,二房东还带着人过来收钱。”李女士告诉记者。
 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该街道办事处对违法群租人员进行劝离、对隔断进行清除。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这起群租房的治理工作。
 据介绍,天通苑西苑一区共有楼宇 68栋,3000余户。自 4月 24日全市部署开展违法群租房治理以来,天通苑南街道全辖区共排查发现违法群租房 52户,停租、拆除 30余户。
 天通苑南街道办事处王主任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介绍,天通苑地处北京昌平区东小口镇,属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比较多,违法群租房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街道办事处从中介入手,加大治理力度。专门成立房地产经纪机构监督指导中心,规范房屋中介的运营,加强行业自律。”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在社区网站开专栏、发放宣传资料,让市民了解房屋出租的法律法规,理解、支持和配合违法群租房治理工作。另外,还组建专门工作队,深入社区,入户排查采集信息
 此外,为了方便接受群众举报和监督,该街道办事处还开通了举报电话。“做到举报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
 除了加大后期治理力度,该社区还注重源头预防。加强全辖区小区的封闭式管理,加大对装修材料入区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群租发生。“通过这些举措,达到压反弹、压新增的效果。”王主任说。
2014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首都综治办会同市住建、
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了违法群租房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摸清底数、重点挂账、教育约谈、广泛宣传、依法查处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共组织联合执法 3905 次,查处涉及群租房违法案件 1595 起、拘留 129 人,关停“黑旅店”256家;行政处罚违规经纪机构 79家、立案查处经纪机构 203家;停租违法群租房 2.5 万户,拆除隔断 10.1 万间,劝离居住人员 20.3 万人,已治理群租房占排查发现总数的 99.4%,其中,核实查处群众举报投诉违法群租房 问题 4000余件。
 
问题:请你对群租房综合治理做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北京对群租房综合治理在四方面的做法值得推广。
一是政策破冰前行:“理头绪、抓特点、不蛮干”。街道在治理前,组建了 专门的机构,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和执法机制。建立健全群众路线机制、情报信息报送机制和综合治理的日常工作机制;
 二是宣传约谈攻心:利用在社区网站开专栏、发放宣传资料,让市民了解房屋出租的法律法规,理解、支持和配合违法群租房治理工作。另外,还组建专门 工作队,深入社区,入户排查采集信息;
三是各方合力执法:主要是调查摸底,但针对发现的违法群租房问题,各区
县和部门已经开展联合执法,不间断地进行专项治理。此外,针对这些问题,街 道办事处从中介入手,加大治理力度。专门成立房地产经纪机构监督指导中心,规范房屋中介的运营,加强行业自律;
四是探索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摸清底数、重点挂账、教育约谈、广泛宣传、
依法查处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公文写作
请你拟写一份部署下阶段工作的发言提纲。
[参考答案]
 下一阶段,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直、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部署要求,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稳中有进、行稳致远,继续抓好更加贴近民生十件实事、十项重大研究、十个行业难点问题治理,确保 按期完成“十二五”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三五”奠定坚实基础。下半年的各项 工作,今年初的 XX工作会上已经作了全面部署,各单位要遵照执行、到点交账, 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下面,我重点对下半年要做好的 X项工作提一些要求。
(一)主动自觉做到 XX,切实抓好问题整改。
(二)高扬先行官旗帜,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
(三)千方百计做好 XX,充分发挥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四)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行业发展活力。(五)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牢牢抓好安全生产不放松。 (六)借助“互联网+”东风,大力推进 XX。(七)增强协同发展意识,全面提升 XX。 (八)扎实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驰而不息锤炼优良作风。 同志们,下一阶段 XX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深切感到,肩膀上的责任是
沉甸甸的。多年来,我们要形成不畏艰难、敢闯敢拼的精气神。现在,越是面临
重重困难,我们就越要鼓足干劲、激扬斗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奋勇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直周围,以“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更加进取的精神、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完善的政 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圆满完成好“十二五”各项工作任务, 使 XX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四、作文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处理好 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所谓“最先一公里”,就是首先要拿出敢于破题的勇气,打破万事开头难的规律,善于破局。所谓“最后一公里”,就是各项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步,就 是改革者历尽千难万苦、经过长途跋涉需要跑完的最后一段路程。这个阶段往往也是改革阻力最大的地方,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最后瓶颈,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最 后一环。如果不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如果不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改革方案和政策 意图的实现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最终让老百姓产生望洋兴叹的失望感觉,对政府 改革的决心、诚意和执政公信力丧失信心,就不能让老百姓实现更多的“获得感”。
 
问题:
处理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从政策的制订、
或者落实执行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题目自拟,主题不限。800-1000字。
[深度解析]
好政策必须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5月 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和规
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决定对国 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2014 年已经过去了 5 个月的时间,如果把政府的工作比喻成一次长跑比赛的话,赛程马上就要过半了。在过去的这 5个月的时间里,为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 政策举措,比如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决定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比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今年就业工作的突出 位置,发挥市场作用、着力改革创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 业创业比例双提高。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无不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与衷心支持,如果它们能
够真正被落实到位,发挥效果,必然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在促进就业, 稳定增长,改善民生方面发挥“助推剂”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政策举措虽然是由国务院拟定发布的,但是最终却要由国务院各部委局办, 由地方政府来落实,来推进,来付诸实践。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政策举措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阻力, 甚至是推进不下去,无法被贯彻落实。而更多的时候,则是政策规定有十分,落实到地方却只剩下六分五分甚至是更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政策出不了国务 院”的原因所在。
 国务院出台的政策举措之所以得不到彻底的贯彻落实,或者是落实情况大打折扣,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人对政策的理解不够,对 问题的重视不够;比如因为政策本身触及了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其推行落 实阻力自然大大加强。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中直政府已经出台公布的政策举措在现实中得不到贯彻落实,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一方面,它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让百姓对中直政府的政策举措从满怀期待到失 望沮丧,长此以往,政府的公信力必然大受损害,而且以后再出台什么政策举措,也往往无法得到百姓的理解与之策。
 另一方面,任何一项政策举措的推进与落实,其中必然都隐含着对各级政府和官员职责上的要求,有些时候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各种压力。如果上一个政策举措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也没有人受到追究问责,那么等下一个政策举措出台,就 会有更多人不把其当回事,不会认真对待。更别说一些政策举措本身就会触及一些社会群体的利益,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了。
 也正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这次国务院会议才提出要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尤其是针对落实进展缓慢的政策,要查找原因、提出对策, 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消除影响政策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所谓打通“最先一公里”,就是要打破万事开头难的规 律,实现破局效应;而政策举措遭遇的“最后一公里”,也往往是阻力最大的地 方,如果不集中力量加以突破,难免会让百姓产生望洋兴叹的失望感觉。
本次会议还要求,此次对已出台政策进行全面督查的工作,要有创新意识, 既有各级政府的自查与实地检查、又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既督地方、也督部门。国务院将派出督查组,对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促进政策措施尽快落 到实处、见到实效,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了这样充满创新意 识的督查举措,有了对落实不力部门和官员的严厉问责,中直政府已出台的政策 举措,才有望得到落实,发挥作用,惠及百姓。
[参考范文 1](839字)
落实“最后一公里”须先拓实“最先一公里”
近两年来,国务院先后多次分批取消和下放很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极大地增 强了民营企业家创业营商的信心。但根据全国工商联调研显示,一些政策措施并未真正落实到位,“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仍较为突出。
众所周知,改革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
步简政放权,更多释放改革红利,是政府工作的新挑战,也是全社会的新期盼。
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是简政放权的突破口。在刚刚过去的 2014年里,
为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 798 项行政审批 事项,提前兑现了取消下放三分之一行政审批的承诺。当然这些政策举措虽然是由国务院拟定发布的,但是最终是由地方政府来落实,来推进,来付诸实践。从 理论上说,“上面”改革示范,“下面”自然能按照既定路径正常进行。 然而,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国务院的这些政策举措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
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拿距离基层群众最近的县级政权来说,往往自政令发出的“最先一公里”,就可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阻力、各种各样的消极应对,以 及“中梗阻”的变通执行、对策执行,到了“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往往政策走

样推进不下去,甚至会出现审批事项“越减越肥”怪圈。
不论是什么原因,如果中直政府已经出台公布的政策举措在现实中得不到贯
彻落实,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所强调的,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只有夯实“最先一公里”的基础才能抓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整改的落实。要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确保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 打破万事开头难的规律,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真正实现破局效应,将党的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才真正谈得上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切实为群众谋利益。
 
[参考范文 2](1333字)
联系服务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按照中直统一部署,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将陆续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
制环节。“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一环节抓得实不实,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筑
得牢不牢,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
 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首先需畅通思想认识“最先一公里”。深入剖析各类“四风”问题表现,说到底都是“总开关”抛了锚、断了电,在思 想上与群众不亲不热,甚至渐行渐远。“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畅通联 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需拆掉“弹簧门”“玻璃门”,畅通思想认识上的 “最先一公里”。什么叫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就是真正认识到服务群众是本职, 疏远怠慢群众是失职渎职,不断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照 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这几面镜子,党员干部唯有实实在在 谋事、创业、做人,严格修身、用权、律己,方能真正使党的群众路线牢牢内化于心,补足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核心是用改革思维破解行动上“最难一 公里”。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党风政风作风,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看问题解决得及不及时和彻不彻底。“最后一公里”问题之所以难解决,难就难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思想方法不对路、工作方 式不科学、自身素质不适应。创新服务理念,就应做到各级部门都是服务部门,各个岗位都是服务岗位,各个党员都是服务人员。改革服务流程,离不开整合基 层社会事务管理和民生服务资源,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 决”,让老百姓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聚焦服务重点,最需从群众最希望办、最迫切办、眼下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切实帮助解决老百姓出行难、读书难、看病难、办证难、就业难等 生产生活生存中的燃眉之急,让站在“最后一公里”的群众,感受党的温暖和改革发展成果。
 畅通联系服务“最后一公里”,根本上需解决制度设计的“最远一公里”。制度建设事关根本和长远。“政贵有恒,治须有常”。联系服务群众不是“偏蹚雨”和“一阵风”,不能雨过地皮湿、风过静悄悄。解决联系服务为什么、联系服务做什么、联系服务怎么做等基础性问题,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扎紧作风之篱,实现作风建设从“经验”向“制度”的升华。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成果、实践成

果和制度成果值得认真总结,特别要将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要求新内容写入党内法规,作为对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的原则要求、基本义务和行为规范。另外,建立 权责一致的为民服务机制,则可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核心 职责和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人财物投入,明晰各级党组织的职能职责,防止任务下交、矛盾下推,解决好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事无权、有权无用等问题。在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则应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落实调查研究制度、 基层联系点制度、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党员承诺践诺制度等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处理好个人 与组织、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此外,还应完善监管机制,把党内监督、党外监督、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解决干部对上和对下统一的问题,促使党员干部丢掉官气、接上地气、凝聚人气。
[参考范文 3](943字)
打通“最先一公里”
 今年两会前夕,习主席要求,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万事开头难,打通“最先一公里”,工作才能破局起势,事业才能为之一新。
 抓建设、搞改革、干工作,都要面对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两个“一公里”,好比是龙头和龙尾。抓住了两个“一公里”,等于抓住了落实链条中的关键和重点环节。各级领导对“最后一公里”关注不少,对“最先一公里”也不能轻视。
 人生成长中,“扣好第一粒纽扣”至关重要;两军对垒时,第一仗打得如何意义重大。因为起跑决定后程,开好头、迈好步,可以增强信心、打开局面、占得先机。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谋划和开展工作中,打通“最先一公里”就好比是第一粒纽扣。“最先一公里”往往体现在决策上,决策错了,所有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决策迟了,就可能失去最好的机遇和条件。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打通决策的“最先一公里”,需要领导和充分倾听基层的意见,做到基层有所呼,有所应;基层有所盼,有所办。如果搞“拍脑门”决策,或光有办好实事的愿望,不去征求群众的意见,这样的决策要么脱离实际,要么费力不讨好,群众不买账。在谋划工作时,只有坚持把基层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基层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基层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打通决策的“最先一公里”,需要领导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现在基层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解决起来耗时费力,非常棘手,而且多是“地平线以下的工作”,不像盖一座楼、修一条路那样显山露水,很难吸引个别领导和干部的“眼球”。另一方面,随着作风建设的日益推进,一些领导和干部产生了“为官不为”的懈怠,该办的事不办了,该上马的项目推迟了。所以说,打通“最先一公里”,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作风问题。
 打通决策的“最先一公里”,需要领导和立说立行,善作善成。在个别单位,“研究研究”成了拖着不办的借口,“等等再说”成了敷衍应付的托辞。“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对于看准的事情,就要发扬“马上就办”
的精神,甩开膀子去干,决不能坐而论道、久拖不决,决不能让“最先一公里”成为跨不过的坎、越不过的山。
 

(题目与解析来自网络,仅供参考。非小军师内部培训材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小军师面试”或“小军师遴选大讲堂”

使用QQ“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或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最新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

回到顶部
  • 客服电话

  • 131675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