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视频

中直
遴选

华东
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华中
湖北湖南河南
西北
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
东北
黑龙江吉林辽宁
华南
广西广东海南
华北
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
西南
重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
2016年9月24日山东省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小军师遴选 xiaojunshilinxuan.com   2019-10-12 

收藏 打印 【字体: 】 来源网络

[小军师遴选导语]新仕途教育小军师遴选中直、省市遴选笔试冲刺班、长线班、一对一辅导预约报名中!最新一期笔试强化班马上开课!小军师课程咨询QQ857118361;电话(微信号)13167500566
欢迎加入【2020年中直省市遴选学习】QQ群聊号码:916623135
2016年9月24日山东省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第一题:简答题(共 3 题,30 题)
1.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 95 周年讲话时曾 7 次提及理想信念问题。他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请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10 分,200 字内)
 [参考解析]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不忘初心的变形题,不忘初心即要坚定理想信念。
[参考答案 1](198 字)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是共产 党人身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根本, 从理论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进行深刻认识,在实践中坚定不移。
 当前,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世界观改造,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决防止“四风”,保持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参考答案 2](199 字)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年轻干部成长的道路有很多条,根本 的一条是是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推动者、捍卫者。
 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来自何处?一要强化学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二是强化干事,切实做到实干、 苦干加巧干。三是强化自律,努力做到政治坚定、经济清白、作风正派。 
 2.习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中强调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请结合基层经历,谈一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10 分,200 字)
[参考解析]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 状。本题实质考查的是小官贪腐考点,是当前各市反腐主要工作,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尤其是各市直朋友的注意,省直遴选在反腐这一敏感的重要政治话题方 面,考察角度值得深思,我们的出题人是相当谨慎的,也是创新的,符合中直路线大趋势的。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现在,党内有些同志感到不适应,有的说要求太严,管得太死,束缚了手脚;有的说党员、干部也有七情六欲,管党治党应“人性化”;有的说都去抓管党治党,经济社会发展没精力抓了。说来说去,就是希望松一点、宽一点。2012 年 12 月,我在中直政治局会议审议八项规定时就说过,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官当得越大,就越要谨慎,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最近,巡视发现,有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的观念淡薄,把经济建设和党的领导割裂开来,对管党治党心不在焉;有的只顾抓权力,不去抓监督,任命干部时当仁不让,平时对干部却放任自流,出了事就撂挑子给纪委;有的原则性不强,对歪风邪气不抵制不斗争,一味遮丑护短,甚至为违纪违法者说情开脱;有的地方党委不抓总、不统筹,党的建设部门化,“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 8700 多万党员、430 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直到省市县党委,从中直部委、国家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3 年多来从严治党的实践已经试出了人心向背,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党的建设必须全面从严,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都是责任主体。
 落实主体责任,关键是要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不管党治党就是严重失职的观念,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党的领导。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敢于较真,注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体现组织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决不能坐看自己的同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党委书记要做管党治党的书记,当好第一责任人,对党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要把责任传导给所有班子成员,压给下面的书记,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第二,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1859 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无数案例证明,党员“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才能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这一个时期,我们严肃党的纪律,许多干部从不适应到适应,由不相信到相信,由被动到主动,校准了思想之标,调整了行为之舵,绷紧了作风之弦。这是好现象。 加强纪律建设,一是要健全完善制度,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健全党内规则体系,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二是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加强学习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三是要狠抓执纪监督,以纪律为尺子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提高纪律执行力,维护纪律严肃性。四是要养成纪律自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按党章标准要求自己,知边界、明底线,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自觉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日常工作中发现了问题就要真管真严。惩治,治是根本,惩是为了治。要通过加强纪律建设和纪检工作,管住纪律、看住权力,使干部向高标准努力,不犯或少犯错误特别是严重错误,这才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第三,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严明政治纪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大量事实表明,在政治纪律方面放松警惕、降低要求是危险的。强调政治纪律不是泛泛讲的,而是有现实针对性的。有的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对党中直决策部署和三令五申的要求,阳奉阴违甚至搞非组织活动,公开发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言论;有的党组织觉得政治纪律是“软”的、“虚”的,对违反政治纪律的错误言行不在意、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更谈不上查处。我们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妄议中直,不是说不能提意见和建议甚至批评性意见,而是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直唱反调、搞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国事无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决不能回避政治问题,对政治隐患就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从内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不能投鼠忌器,王顾左右而言他,采取鸵鸟政策,这个必须说清楚。全党必须讲政治,把政治纪律摆在首位,消弭隐患、杜绝后患。 我说过“两面人”的问题,大量案件表明,党内有一些人在这方面问题很突出。有的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很会伪装,喜欢表演作秀,表里不一、欺上瞒下,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手腕高得很;有的公开场合要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背地里自己不敬苍生敬鬼神,笃信风水、迷信“大师”;有的口头上表态坚定不移反腐败,背地里对涉及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不追问、不报告;有的张口“廉洁”、闭口“清正”,私底下却疯狂敛财。这种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对党和人民事业危害很大,必须及时把他们辨别出来、清除出去。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要始终忠诚于党,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直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对组织坦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始终正确对待权力,立志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安分守己为党工作;始终牢记政治责任,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各级党组织要把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要内容,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第四,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三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要关注党员、干部思想动态、 工作表现,也要注意他们的生活作风和情趣,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纠正。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任办法,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使品德端正的干部受到褒奖和重用、品行低劣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
  [参考答案 1](199 字)
 十八大以来,从中直到地方,全力正风肃纪,党风政风得到了明显改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但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尤其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多发高发,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我深刻认识到基层群众,更关心的是他们身边的苍蝇式腐败。因此,只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才能有效解决反腐败“最后 一公里”的问题。
[参考答案 2](192 字)
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和服务广大群众,是全面从严治党“点”和“面”的责任主体,肩负着重大责任,必须坚持从抓细抓小抓实的原则出发,不折不扣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
筑牢基层堡垒。各级党组织要层层落实党建责任,形成重视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导向。
注入优质“血液”。基层党组织要为党的肌体不断注入优秀人员,纯洁党员队伍。
坚持“问题”导向。要做到重心下沉,着力破解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
 3. 制度一旦制定,关键在于执行。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请结合问责条 例,谈制度和执行的关系?(10 分,200 字) 
[参考解析]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制度建设是治本,紧抓制度执行是关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党的问责工作,为落实 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员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提供了制度遵循和党纪依据。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管党治党的常态, 是条例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兑现“打铁还需自身硬”庄严承诺的切实体现。
 [参考答案 1](198 字)
《问责条例》为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员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提供了制度遵循和党纪依据。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是条例本身的内在要求。只有使问责严起来,才能发挥“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果,才能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问责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责任到人,问责才有前提;职责清晰,问责才有依据。
 执行制度最终靠人,要把问责条例落到实处,需各级党组织和干部切实从思想上构筑起制度的刚性。
[参考答案 2](185 字)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强调的是制度的执行力。好制度是抓好执行的前提。没有制度,执行就没有依据。因此,制度制定要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执行是制度建设的根本。没有执行力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
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领导。要一手抓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健全执行 制度成效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一手抓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深度解析概括]
此次简答题要注意三个关键:
一是答题的角度选择问题。第 1 题要求谈一下对‚“理想信念”这个问题的认 识。这个题显然是个一般意义上的论述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就可以答全。第 2 题要求结合基层经历,谈一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解。这 里要求结合基层经历,实际就是谈“基层如何开展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第 3 小题要求请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制度和执行的关系。其实这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就是结合我们平常的工作实际来谈就可以, 这个实际可以选取任一方面如反四风,或者是哪一件事都可以,不要空地空的谈理论,而不一定是特指作者本 人。
二是内容上要切题。第 1 个要回答理想信念问题;第 2 个是回答基层全面从
严治党的问题;第 3 个是要回答制度执行力的问题。要紧扣题意,不可跑偏。
 三是字数要严格控制。三个小题都要求控制在 200 字以内,实际上就是要求你只答框架和要点,其它枝枝叶叶的东西全部去掉,要求高度凝炼。
第二题:论述题(30 分)
材料 1:习近平讲话,大体内容是要区分干部错误失误与明知故犯、我行我素 和谋取私利等行为;给干部试错权。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强化工作责任,讲督责和容错结合,为能干事、想干事、善干事者撑腰。
 材料 2:现阶段不敢为、不作为现象存在,因为不明红线、底线,纪检监督严格,审计严格,有思想包袱怕做错事等等,举了几个地区的例子。
 材料 3:青岛西海岸等省级层面地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试点容错机制。同时,提出要让容错机制更具体化、清单化,要在重点责任部门试点,提出具体容 错情形,再通过审核批复,确定容错机制。要完善纠错等配套机制。 要做到正向激励和负向警示作用, 蜗牛奖等;其中举了好几个例子。
问题:市政府准备出台容错机制实施办法,假设你是市政府工作人员,请就“科学实施容错机制”提出相关建议,供领导参考。(30 分,不超过 500 字)
  [参考解析]
 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两会”上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容错机制”这一电子领域的专业术语被巧妙地运用到治国理政当中。建立“容错机制”,首先应该是政府要解放思想,放宽“容人之量”,给市场更多的试错机会。 注意此处的问题是:“市政府准备出台容错机制实施办法,假设你是市政府工作人员,请就‘科学实施容错机制’提出相关建议,供领导参考”。 (30 分,不超过 500 字)回答此问题要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关注好角色定位。题目给你设定的角色就是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起草的材料是代表市政府的,所以一定要站在政府的全局高度来提出建议拟出意见,而不是作为政府哪一个部门来起草这个文件。
 二是把握好答题内容。市政府要出台的是一个容错机制的完整的实施办法,这个办法就包括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实施机制、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组织保障等内容。但此处题目要求只对‚科学制定容错机制‛这一部分内容提建议,所以不要过度展开和延伸。否则会造成答非所问。
 三是控制好字数要求。题目要求不超过 500 字,很显然是要求写出详细提纲即可,而不需要过多展开。
  [参考答案 1](465 字)
一、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全体干部参与本单位年度目标设定制度,提高干部对实现目标概率的信任度,增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职务升降、奖励培训等切身利益挂钩,彻底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
 二、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一是应把握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事前多激励,撑腰打气、提升干劲。事中勤服务,答疑解惑、协调推进。事后常谈心,消除顾虑、重振信心。二是规范容错免责程序,不让被容错免责者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评先评优等方面受到不必要的负面牵涉,同时防止容错免责成为违纪违法的“挡箭牌”。三是应及时纠错纠偏,既要保护好干部的干事热情,又要通过提醒反馈等方式,督促干部找准问题症结,让干部干成事。
三、健全考核问责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考核结果问责运用机制,对考核排名靠后的领导干部,适当调整岗位,给予足够压力,让其真正感受到约束机制的刚性。二是修订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对有等待思想,在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中惯于讲条件、搞变通、打折扣的庸干部、懒干部,延长职级提升时限,产生警示效果,从而激发积极性和潜能,变压力为驱动力。
 [参考答案 2](498 字)
建立科学容错机制,必须做到:
健全完善决策监督机制。强化民主决策,使决策过程开放、透明,让更多人 参与出谋划策,保障决策科学、周全。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同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强化权力监 督,避免因缺少监督制约导致小事酿成大祸、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让干部既干事又干净、敢干事不出事,引导干部从“为官不易”的消极心态中走出来。
健全完善甄别问责机制。“容错”机制是基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有限性和 客观上的不可抗力而设的。通过源头纠错,过程监管,避免“容错”机制成为少数干部逃避责任的“保护伞”。同时加大对“为官不为”者的问责力度,树立“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的理念,对不敢为、不作为 的干部,采取组织函询、诫勉谈话等手段,鞭策其谋事干事。
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一方面要探索与岗位职责密切挂钩的实绩考核办法, 细化干部日常考核,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考核干部。另一方面要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建立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制度,通过内部通报、个别谈话、召开民 主生活会等方式及时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干部整改提高。 
[参考答案 3](497 字)
(一)构建容错机制应遵循“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 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 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 意行为区分开来,清楚地划分容错机制的适用范围和排除标准。
(二)构建科学的容错机制基本框架。容错机制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容错机制的正常运转。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对探索性重 大改革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组织民主决策,尽量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什么是禁止的,什么是可为的,确立权力行使边界;建立监督 机制,对创新实践者及创新过程进行监督制约和控制,减少创新失误的概率;建 立纠错机制,包括错误预警、错误识别、错误应急反应、错误认定、纠错效果检验等机制;建立免责机制,对改革创新未达到预期目标实行免责处理,。
 (三)培育容错纠错的良好宽容文化氛围。充分彰显对创新者的放权和充分信任,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创新担当精神,推动在全 社会形成大胆改革创新、善于改革创新的良好风尚。
第三题:材料分析与作文
材料 1:社会治理的理论材料,记不清楚了。
材料 2:某地派出所接到出警通知,到景区现场维持秩序,现场可通过监控 等天眼设备进行问题定位和实时监管,实现智慧管理。同时,材料中还提出该地整合县长热线等行政热线资源,搭建投诉解难服务平台,通过信息中心的统一管理,实现残疾人足不出户申领补贴。注重于运用考核督查制度。
材料 3:某社区治理“三事”等区分和议事制度,大事找政府,难事找社区,小事居民自己解决;村级自治等民主管理举措。
材料 4: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治理格局,“法治、德治、自治”三结合等内容
材料。
  问题:
1、请概括归纳材料中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做法。(200 字内,10 分)[参考答案](98 字) 第一,努力搭建平台,实现社会治理智慧化。第二,协调多元主体,实现社会治理共同化。第三,推行三事分流,实现社会治理分层化。 第四,架构三自 XXX,实现社会管理民主化。第五,效仿三法 XXX,实现社会治理科学化。
 2、要求以“创新社会治理”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1000 字左右,30 分。
[参考解析]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 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参考范文 1](1366 字)
创新社会管理须标本兼治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改革开放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是单纯的维稳行为,而是执政行为;不是单纯的管控行为,而是人本行为;不是单纯的部门行为,而是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既 要解决诸如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虚拟社会等突出问 题,也要从治本层面上研究对策,注意解决深层次问题。
第一,抓经济,让经济培植基础。恩格斯曾说:“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 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完全排斥人们的正当物质利益,不从经济根源上考虑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违背 了唯物论原理。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都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必然联系。我们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加强保障、维护公平出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夯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第二,抓思想,让思想坚定信仰。思想具有无形的伟力。一个充满活力而又 有秩序的社会,首先要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是基本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 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繁重。“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强大的精神力量,很容易变成一盘散沙。我们必须注重加强思想建设,纯洁社会的 理想信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筑牢健康向上的社会思想基础。
第三,抓制度,让制度维护公正。“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 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一些具体制度以及制度执行方面,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只有“坚 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努力寻求维护公正的制度条件、制度环境和制度功能,才能逐步健全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第四,抓政策,让政策惠及民生。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的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但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如一些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突破合理的限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等等。从社会学角度看, 落实社会建设的相关制度安排,发挥相关运行机制作用,还需要以公共社会政策体系创新作为联结制度与实践的主要环节。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不断调整和 完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等,让政策更好地惠及民生,特别是在一些具体政策上,决策前要进行风险评估,执行中不能走样,使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民生。
第五,抓干部,让干部服务群众。古人讲:“治国就是治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管好干部。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教育 干部加强锻炼和修养,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情况掌握在基 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使 人民群众经济上有成就感、政治上有优越感、生活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愉悦感、保障上有安全感。  
[参考范文 2](1446 字)
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 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这是我们党深入分 析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得出的新结论、引领社会进步的新标志,回应了时代新课题和人民新期待。2015 年 6 月 AA 西海岸新区正式获批之后,区委区政府迅速贯彻 中直和省市委要求,决策启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全面推行信息化、网格化的管理服务,构建起“大安全、大城管、大信访、大稳定”社会治理新体系。2015 年 12 月,全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新区召开,推广了我区创新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中直精神,按照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以法治为保障创新社会治理。依法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党的十 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理念,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治理社会, 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努力把各项社会治理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探索完善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信访稳定、社会治安四大领域依法治理制度规范,使各项工作真正做 到有法可依。要严格执法,用法律规范日常工作,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强化司法保障,健全完善以司法部门为主体,其他行政、人民调解组织、工会、妇联、社区等部门参与的多元化解矛盾机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纠纷。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坚持以基层为重心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要尽可能把 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新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 础,要创新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治理工作新路子,持续推动干部向网格下沉、服务向基层延伸。要加快完善基层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全面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推动信息平台由初级应用向深度应用转型。要加强社会 治理网格员队伍建设,持续推动安监、城管、治安等专业力量下沉,提升问题隐患排查处置能力。
 坚持多元化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 与,努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新的重要主体。因此,要更加注重培育、支持 和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 发社会活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 织承担。要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确保社会组织有 序发展、规范运行。
治理有良方,创新无止境。新时期、新课题、新任务,新区社会治理工作将紧紧围绕“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管 理体制,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建设和谐美丽新区”这一目标,着力在抓落实、促提升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现代化、法治化水平,为“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美文链读]
创新社会治理要实现“五个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 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社 会治理体制占有重要位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 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目标要求,就必须重视社会治理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社会治理的“五个转变”。
 实现社会治理思维视角从“国内”到“全球”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把社会治理当成纯粹的国内事务,没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社会治 理问题。进入 21 世纪,我国的社会治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加剧了各国的文化冲突,极大改变了政府社会治理的环境;大规模的人员、资源、信息、资本快速跨国流动,加速了风险传播,放大 了危机影响,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民主行政、责任行政、服务行政、回应行政等理念深入人心,冲击着政府社会治理的传统观念,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形成挑战。在这一潮流下,任何一国的社会治理都不可能孤立进行,“全球治理”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冲击。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体系从一个封闭式的治理结构转向开放式的治理结构,并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治理问题。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在树立“全球”思维的同时,还要主动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在国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意识形态管理,深化公民国家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形成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文化传播多位一体的安全防范布局;在国际上,要进一步加大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的宣传力度,树立正面形象,在涉及国内社会治理的问题上坚持原则,坚决杜绝任何外来势力干涉,依据本国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实现社会治理主导理念从“利益”到“价值”的转变。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与单纯的经济管理活动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我国过去 30 多来年的公共管理,是以物质利益为导向的公共管理,实施的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实施社会管理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以人为本。在利益导向的社会治理理念下,社会风险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管理失灵状况。在此背景下,建立实现多元价值追求的复合治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和谐成为应然选择,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善治”的社会治理目标。
 实现社会治理功能定位从“维稳”到“维权”的转变。“维稳”与“维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由于特殊的国情,实践中,我国社会治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单纯地强调“社会的稳定性”指标,忽视了“社会的公正性”“社会的参与性”等维度,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维护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面,但也不利于社会活力的释放,导致了影响社会和谐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前,必须顺应公民权利意识大大提高的现实情况,公平保护公民利益,坚持依法治理和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从实体、程序和时效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正防止因为“维权”而产生的“维稳”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社会治理主体构成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大政府”架构在一定阶段产生过一定积极效应。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政府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整体发展。现实中,政府负责等同于政府包揽,从观念到制度都排斥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一方面导致社会自治发展缓慢,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导致了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实际上,社会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应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主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擅长,因此需要主体的多元化。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为公众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的单向度管理,走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从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从“刚性”到“柔性”的转变。社会治理既可以凭借 法律约束、纪律监视、强迫控制等刚性手段,也可以依靠组织、协调、激励、感召、启发、诱导、协商等柔性方法。长期以来,政府在实施社会管理时,往往习 惯于行政处罚等刚性措施,而对于柔性方法则较少采用和考虑。现代社会治理需要柔性治理思维,变硬约束为软引导,变强制服从为服务感化,变堵截民情为疏 解民心,变应急管理为预防治理,变事后干预为事前预防,合理引导社会舆论,适时干预社会情绪,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
[高度挖掘]
这次山东的命题有如下特点:
 一是一如既往只考主观题,不考客观题。这也是自 2012 年以来山东省直历年遴选考试的题型特点,从来没有出现过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形式。今年省直 遴选第一题三个简答题或论述题类似客观题,甚至相当一部分学员说这更象一种 面试题。
二是考察内容上紧跟当前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2016 年山东省直命题中的几个理论点分别是全面从严治党问题、理想信念问题、制度与执行问题、容错机 制建设问题、社会治理问题,都是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执议的话题,答题者的理论基本功尤为重要。
三是检测本质上仍然紧扣 ‚“公务员应知应会的基本能力”来命题。国家规 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综合表达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三项基本能力,也是遴选办法中规定的基本能力测试点。此次山东遴选所有的命题均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这是遴选考试的本质和核心。
 所以强化理论基础、提高写作技巧、掌握案例分析特点、多做真题训练仍然是遴选复习备考的四个关键要素,尤其是一方面强化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进行大 量的真题训练提高答题技巧。一个解决“道”的问题,一个解决“术”的问题, 二者不可偏废。

(题目与解析来自网络,仅供参考。非小军师内部培训材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小军师面试”或“小军师遴选大讲堂”

使用QQ“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或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最新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

回到顶部
  • 客服电话

  • 131675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