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视频

中央
遴选

华东
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华中
湖北湖南河南
西北
新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
东北
黑龙江吉林辽宁
华南
广西广东海南
华北
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
西南
重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
【最新真题】2018年1月6日浙江省直遴选笔试真题

小军师遴选 www.xiaojunshilinxuan.com   2018-10-02 

收藏 打印 【字体: 】 作者:小军师

[小军师遴选导语]新仕途教育小军师遴选中央、省市遴选笔试冲刺班、长线班、一对一辅导预约报名中!最新一期笔试强化班马上开课!小军师课程咨询QQ857118361;电话(微信号)13167500566
点击链接加入群聊【19中央省市遴选面试群】:275699416
2018年1月6日浙江省直遴选笔试真题
上午9:00—12:00
第一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1.儿童票是指在公共交通或公共场合儿童所需要购买的票据。承运人一般不接受儿童单独旅行(乘火车通学的学生和承运人同意在旅途中监护的除外)。
    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官网显示,一名成年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儿童身高为1.2-1.5米的,需购买儿童票,超过1.5米的,需购买全价座票。
    中国民航局规定,满2周岁不满12周岁的儿童,按国内航线成人普通票价的50%计价,燃油附加费也减半,不收机建费。国际航线根据航线不同而有差异。每位成人旅客可携带一名未满2周岁的婴儿,按成人普通票价10%的客票乘机,不单独提供座位;如需要单独占用座位,则应购买儿童票。
    国家发改委在2012年4月1日起就出台了规定,要求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景点)青少年的门票价格有优惠。具体标准是:“对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对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岁(含18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
材料2.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儿童的身高越来越高,有的孩子才仅仅几岁,但身高已到1.5米。这给儿童乘车、地铁、火车、飞机、轮船及旅游景点等,购买儿童票就成了难题。这对儿童长高个的,很不公平。
    王女士的女儿,身高1.2米,12岁。每次带孩子出门时,她就有点犯晕,不知道孩子到底能不能享受优惠。孩子要是去看场电影,享受优惠的标准又各不相同。UME华星国际影城是1.4米以下的儿童半价;其他不少电影院多为1.3米以下儿童半价。
各家自助餐厅的儿童进餐收费标准也各自为政,基本是“自己说了算”。记者昨了解到,在巴犀烧烤世贸店,身高1.1米以下儿童免费; 1.1-1.3米的,35元/位;1.3米以上的按成人标准全价收费(49元一69元/位);金色池塘餐厅青少年宫店规定,身高0.6米以下儿童免费,0.6米一1.2米的儿童60元/位,1.2米-1.3米的70元/位,1.3米一1.4米的80元/位,超过1.4米,一般全价收费(99-115元/位)。邦可西餐厅称,1.3米以下儿童半价,1.3米及以上的全价。金鲨国际海鲜美食汇则是1.2米以下儿童半价,1.2米及以上的儿童全价。
    物价部门人士表示,对于儿童票的价格优惠,国家并未要求各行业实行统一标准,因此航空、铁路、公路、景点等不同行业,对儿童票的界定标准往往有别。而像自助餐等由市场定价的行业,在儿童收费标准上,每个餐厅都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标准更加五花八门。
不过物价部门强调,无论各行业、各单位对儿童票价实行何种优惠,都须明码标价。
材料3.据调查发现,不同景区、娱乐场所和公交体系等儿童票的制定在很多国家没有统一标准,但相同的是,它们大多以年龄作为儿童免票或享受优惠的唯一标准。
    很多国家购买儿童票普遍基于信任,但逃票和违规购买儿童票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各国政府和有关机构都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美国一些州,公共交通逃票行为甚至被界定为盗窃犯罪予以刑事处罚。在德国,不自觉购票的代价也很高。柏林一张普通单程地铁票售价为2.7欧元(约合19元人民币),没有购买有效票的乘客要面临高达60欧元(约合430元人民币)的罚款。并且可能导致刑事后果。如此大的差价让不少乘客在逃票前望而却步。
    虽然日本不强制孩子出示身份证件,但为防止大人购买儿童票,各家都有自己的办法。日本地铁电车都是全自动,自动售票机无法识别购票者是儿童或成人,但自动检票口却能识别儿童票并会作出反应(如亮灯或发出声响)。每个检票口都有车站工作人员,一名成年人如果持儿童票进站会很容易被发现。如果只是一次买错补全车费便可,但若明知故犯或多次被抓到,则将面临3倍票价罚款,还有可能因此被警方逮捕。而一旦被学校或工作单位得知,退学和辞职也在所难免。
    新加坡的一份报告显示,2014至2015年度,新加坡“偷吃”车票钱的行为有所增加,滥用优惠车票者占5%左右。为此,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会今年将不按规定缴纳车费者的罚款从20新元(约合94元人民币)提高到50新元(约合235元人民币)。如果不在期限内缴付罚款,将会被控上法庭,一旦定罪,初犯者罚金最高达1000新元(约合4700元人民币),重犯者则面临最高2000新元(约合9400元人民币)的罚款及长达半年的牢狱之灾。
材料4.儿童票到底应该按照身高收还是按照年龄收?网民们用票数给出一个明确的偏向。在人民日报的新浪微博账号上,共有2万多人参与微博投票,其中18810位网民(占比81.5%)选择按年龄收费,认为无论高矮,应与同龄人享同样待遇,另外3581位网民(占比15.5%)选择按身高收费,认为方便直观,无需出示证件证明年龄。
    大多数国家将年龄作为界定儿童票标准的做法给我们以启示:在儿童个体生理状况存在差异的现状下,按照年龄,最科学也最公平。但在新浪微博的这一话题讨论上,我们看到很多网民对这一做法表示担忧, 主要集中在按年龄收费,一来意味着孩子出门还需携带证明年龄的证件,太麻烦;二者对于购票来说,还需查验证件,会大大降低售票窗口的工作效率,在节假日高峰期尤其显得操作难度太大。此外,还有一些网友认为很多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发育很快,占据了超出儿童标准的公共资源,按照儿童标准收费,并不公平。
材料5.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今的孩子发育明显增快。国内公交、铁路、景点等设施“以身高论儿童”的购票标准对于监管者来说虽然直观、易行,但“一刀切”的规定往往令“大个子儿童”丧失应有的福利。近几年来,国内已把免票和儿童票的身高上限上调了10厘米,但仍有部分儿童被排除在外。专家表示儿童票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分享社会福祉,维护儿童合法权力。按照身高作为标准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相同年龄的孩子有的可以享受优惠,有的不能享受,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创伤。
    有人认为,应建议全国统一儿童票标准,便于执行。
建议,采取身高和年龄相结合的方式,只要满足其一就可以享受优惠,充分实现儿童享受福利最大化。
    儿童购票作为一项关怀儿童权益的民生福利,保证其公平性是十分关键的。理想的福利机制是既不让一个符合优惠标准的儿童游离于福利之外,又不能让一个不符合标准的“儿童”挤占福利资源。
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当前儿童票标准存在的问题。要求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20分。
问题2:假如你是A市场物价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要你来做我市统一儿童票标准工作,你认为需要重点考虑哪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不超过400字,20分。
第二题、策论文
材料1.2011年6月20日晚,一个叫“郭美美Baby”的微博被人关注。这个自称6月份刚过20岁生日的女孩,住大别墅,坐头等舱,挎名牌包,去上海参加超跑嘉年华,开玛莎拉蒂跑车,骑着德国纯血统赛马......喜欢拍照的郭美美几乎每条微博都配一张生活照,展示自己的奢侈生活。而她的微博V认证却清楚地写着:“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突然爆出的 “郭美美事件”,让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的张女士有些茫然无措。“以前觉得具有官方背景的红十字会应是最安全的捐款通道,现在看来或许远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尽管“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红十字会作出了相应的澄清,但是张女士却表示,给出的解释缺乏足够说服力,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此前,无论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还是甘肃泥石流,张女士都曾通过向红十字会公布的账号打款的方式参与公益。有时候,在一些公众场所看到红十字会设立的捐款箱,张女士也会拿出一些零钱投进去。但现在,她明确表示:“短期内我是不会再通过红会这个渠道捐款了,因为在我心中它已失去了应有的信任”。
    不只红十字会,近几个月,接连曝出的慈善总会“尚德诈捐门”、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等一系列与公益慈善有关的事件,都深深剌痛着社会大众的神经,直接导致了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降低,捐出的善款骤减。据中国公益慈善网公布的信息显示,“郭美美事件” 发生后,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大幅降低。3一5月,慈善组织接收捐赠总额62.6亿元,而6一8月总额降为8.4亿元,降幅86.6%。
材料2.其实,遭遇信任危机,慈善组织并非孤例。近年来,怀疑一切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心理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但与此同时,社会信任度正处于低值状态,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市民的调查结果表明,三市市民总体社会信任属低度信任水平。
    教育专家L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信任度不断降低的局面,关键在于做为社会情绪稳定器的公信力出现了问题。“公信力就是公众对公共权力及特定角色形象的信任度,体现了它们存在的权威性、信誉度以及影响力。”老夏表示,一旦社会公信力受到损伤,便会导致民众对负面消息的接受度不断提高,鉴别真伪的意识受到削弱,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较大面积的“信任危机”。
    从政府层面看,公信力损耗尤为明显。”编辑小M说,当前一些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面前试图封锁新闻和舆论,常常会进一步激怒公众,直接导致公众对政府发布的信息不信任,让政府为澄清流言、稳定人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此外,专家及媒体的公信力也同样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削弱。在山西等地发生的地震恐慌中,地震局专家一再被公众当做调侃对象。还有一些养生专家,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L表示,公信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破坏起来,一夜之间就可能丧失殆尽。“如果不能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做保障,就难以形成有效合作的社会局面,这将极大地提高社会做事的成本,影响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
材料3.政府、专家、媒体,曾被视为最有公信力的群体,今日缘何信任不再?
    “总的看,出现这种局面与社会发展的大进程密不可分。”L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利益格局多样,旧的规则体系已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新的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仍处于真空期。“原有的很多行事准则,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新的发展态势,民众的诉求也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差异,当‘供给’无法有效满足‘需求’的时候,公信力就会受到削弱,信任度降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在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上表现尤为清晰。从政府的“供给”看,其对公信力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这种不足突出表现为一些政府部]和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应对不恰当”。
“之所以‘做得不够好’关键在于这些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依然将与老百姓的关系定位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毛诚浩说。当前,部分领导干部中间,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和特权思想,对老百姓通常说的多,做的少,或说而不做。很多地方政府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上,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还将机构自身的特殊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与民争利,从而引发民众不满。
    “应对不恰当”则更多表现为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一些官员仍难以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习惯于“捂”“瞒”的应对策略,不少地方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这常常使得民众因不了解事实真相而谣言四起,导致政府工作陷入被动。“对老百姓都不信任,又如何奢求让老百姓信任你呢?”
在政府“供给”不足的同时,百姓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政府和老百姓之间尚没有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毛诚浩说,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很多群众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反映问题,以推动问题的解决,因此,一些人无奈之下便将获得事实真相、表达自身诉求的希望寄托于网络,通过互联网表达不满,质疑政府行为的真实性和公平性,这就会直接导致对政府信任度的大幅下降。
    相较于政府公信力问题上的“内外夹击”,曾被视为角色独立、立场公正,能为民众提供权威意见,为公共利益代言的专家、媒体,也因扩大化的报道,导致其公信力透支。部分专家急于求成,不再安心做研究,坚守学术良心,个别媒体也不再追求事实真相,而是沦落为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逐渐丧失了公正立场。
材料4.社会信心也称公众信心,是指能够使公众相信某一事物(目标)未来可以实现的一种心理力量。主要是指公众对某一行动主体、某一事物、某个具体对象的一种认可、信任的心理状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期望。公众的信心既有在对当前发生情况的理智认可基础上的心理相信成份,也有对未来发生事物的预期成份。对当前事物的信任度越高,对该事物未来发生的预期的相信度也越高,即公众的信心越高。所以,公众的信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信任对象的现实状态,一个是信心对象的未来心理预期。某一事物当前的现实状态越是稳定、可靠,对某个事物未来发展的预期就越稳定,信任度与期望度就越高,即公众信心的力量就越大,反之亦然。公众信心的溃散,就是在对某个信心对象不认可、不信任基础上的对其发展前景的悲观的心理预期,即信心的瓦解。
    公众的社会信心与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有关。社会信心的溃散与热点事件有关,特别是与互联网上对不公平事件的放大有关。热点事件的影响力越大,社会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越是解释不清楚,越容易形成公众的不信任,越容易对处理该事件的政府部门公信力产生怀疑。公众会自发地承担“社会法官”一职对其进行道德评价,从公平、公正、自由等普世价值观来评论事物。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苏丹红”、“三鹿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问题相继被曝光,公众在最基本的生命权、健康权受到威胁的背景下,普遍缺乏安全感、备感忧虑,恐慌情绪蔓延,对执政者的监管不力、查处不严、惩罚不够不满,质疑相关部门的执政能力与治理效果。
    当公信力不足的时候,公众更加愿意接受对权力质疑的信息,有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更加关心“铁幕背后”的事情,更加愿意相信网络上传播的非正式信息。社会信心形成的社会机制并不复杂,主要取诀于事物自身发展的稳定性。依据事物发展的连贯性原则,未来该事物是今天该事物的持续发展。当某个公众关心的对象(某个事物、某个制度、规范、某个人物等),即当某个事物发展的基础状态(现状)处于稳定、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状态时,公众将其放在未来的时空区间进行考虑时,就会感到放心,产生特定的心理预期,即公众对某个事物有信心。反之,当某个事物当前的状态不稳定、不健康时,公众对该事物未来发展的心理预期就会产生信心不足;当某个事物发展处于恶性状态,向负面发展时,公众信心就会丧失、溃散。
问题:要求紧扣材料,针对为何老百姓“老不信”的问题,以“破解信任危机 重塑公众信心”为题,写一篇策论文。要求:全面深刻,文笔流畅,对策切实可行。1000字-1200字,60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小军师面试”或“小军师遴选大讲堂”

使用QQ“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或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面试报名咨询”

每天分享:遴选资讯、遴选最新考点、遴选真题、遴选预测题……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

小军师官方微博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遴选发布资讯
回到顶部
  • 客服电话

  • 131675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