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古往今来的名家大师,有过很多精彩的论述。
从道的层面而言,写文章讲究“义理、辞章、考据”三要素,用现代话说就是要有思想观点、有写作技巧、有素材支撑;从“术”的层面而言,写文章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己、言之有文、言之有趣。蓝绍敏的诸多讲话,鲜明地体现了这“六有”特点。
01
言之有理——不肤浅
“文贵质朴,以理取胜。”这个“理”,就是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就是文稿的思想、文稿的观点,是画龙之点“睛”、吹糠之见“米”。思想不深刻、观点不鲜明,是文稿最大的缺陷、致命的弱点。
“理”并非凭空产生和随意编造的,而是靠提炼和归纳,靠智慧和实践。它源于作者的阅历、见识与境界,源于事而高于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的深度、观点的亮度,常常决定着文稿的高度和厚度。
一篇好的文稿应该有不落俗套的新颖观点、不合流俗的独到见解,善于寓理于事、以事说理,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能给人以启发、以教益,使人有所思、有所悟。
比如,蓝绍敏在讲话中谈到解放思想时这样说:“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深,化危为机的动力就有多强,改革发展的潜力就有多大。一‘等’就错失了良机,一‘靠’就滋生了懒惰,一‘要’就默认了平庸。”
这个观点,是他对实践的总结提炼、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效。
再如,蓝绍敏在讲话中谈到理想和追求时这样说:“有什么样的追求,才有什么样的结果。不干,半个法宝都不会有。只要主动出击,办法和路子肯定比困难和挑战多。”
这个观点,体现了“实践第一”的思想,生动阐释了“知与行”的关系,大大增强了文稿的思辨性和鼓动力。
02
言之有物——不空洞
公文是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工具,重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文而文难成文”。
无论讲话还是文章,都需要对掌握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分析,找出带有规律性、倾向性、典型性的东西,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措施,而不能重形式轻内容、重好看轻实用,成为花里胡哨的“样子货”、虚头巴脑的“假把式”、东拼西凑的“百衲衣”。
要言之有物,就必须变“为文而文”为“为事而文”,注重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做到谈问题有事例、定任务有干货、作安排有措施,使人一听就明白“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比如,蓝绍敏在讲话中谈到行政审批改革时这样说:
“苏州开办企业时间将压减至2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企业平均纳税时间缩短到100小时/年。我们将按照“864”标准大幅压缩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时限,从申报立项、选址、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直至竣工验收,最快40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最长不超过80天。”
这部分用数字来陈述,很具体,能操作,使人看后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远比文字论述简洁有力。
再如,蓝绍敏在讲话中谈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时这样说:
“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三年内新建外籍子女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际化学校15所,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深度融合的国际课程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苏设立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引进国际高端医疗集团兴办医疗机构。提供外语版“12345”热线,优化提升在苏外籍人士APP服务平台功能,提高在苏外籍人士生活便利化水平。”
这部分都是硬邦邦的干货措施,实在,具体,能落地,有力增强了文稿的信服力。
03
言之有序——不杂乱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